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竹外梅花耿玉颜,凛然冰句落霜纨。莫将轻扇趋炎子,留作人间六月寒。
诗味中边食蜜甜,微参妙旨印华严。如何主客新图样,苦费精神逐句拈。
元气氤氲,玄风缅邈。垂衣钻燧,修文反朴。异代殊时,袭礼沿乐。
损益虽著,罔弗于学。体斯将圣,实表宗师。三千仰德,五百应期。
除丘黜素,定礼删诗。作训垂范,斯文在兹。有梁不造,群胡蹈轶。
圣教沦胥,微言殄瘁。大陈光启,搜扬遗逸。儒雅成林,诗书闲出。
我星纂历,负扆握图。文同四表,教渐八区。韬戈偃革,抑末崇儒。
矩步接武,缝掖相趋。元良继体,作睿惟则。明乃离照,泽符震德。
审谕宁陈,圭璋靡忒。聿修三善,以贞万国。展兹鸾驾,敬业兽门。
尚仁降礼,齿胄纡尊。式陈俎豆,夤荐蘋蘩。иね成列,丝竹相喧。
奠飨斯洽,克谐嘉宴。酒溢金罍,肴分玉馔。肃肃冠冕,诜诜巾卷。
咸资楙德,是称俊选。时惟岁聿,律变灰迁。鸿门寒重,璧水冰坚。
风移瑞气,日藻非烟。空知庆跃,何答陶甄。
惟子见知,惟余知子。观行视言,要终犹始。敬之重之,如兰如芷。
形应影随,曩行今止。百行之首,立人斯著。子之有之,谁毁谁誉。
修名既立,老至何遽。谁其执鞭,吾为子御。刘略班艺,虞志荀录。
伊昔有怀,交相欣勖。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嘉尔晨灯,惜余夜烛。
郁郁望青野,昂藏有仙姿。众鸟不比俦,孤高自幽奇。
嘎然向空啸,慷慨舒光仪。零零祥露降,袅袅清风随。
凛凛寒威斗,萧萧夜气吹。眷兹灵耿性,岂似浪味咿。
孤琴亦难宣,千载空中词。清晨入雷鼓,洛阳远闻之。
何况凌云冈,钧奏迭笙篪。志公飏林麓,庾子唳孝思。
何况托王土,宁忍噤明时。徽音不多得,一鸣震天逵。
鴳鸠既屏迹,鸾凤应相期。但作盛世鸣,不为尘网羁。
繄彼啄群鸟,终日受拘縻。含声樊笯中,低俛徒凄其。
悠哉九皋情,举世谁能知。
选得名花,赛瑶圃、玉苗珠萼。关心处、雀钗亲递,鸾书手削。
彩凤初翔金锁影,乌龙正碍银屏脚。笑游仙、须解制罡风,何曾学。
宵脱卸,朝梳掠。钗钏响,频听著。奈旧条香律,新章花约。
离合神光亲复远,虚凉月路前还却。念荼蘼、不是命迟开,东风弱。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