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歌盛美寄秘阁侍郎

满朝清望更谁知,才略文章尽有余。
避宠怕闻调鼎鼐,爱闲专喜掌图书。
歌诗唱和心偏乐,势利奔趋迹自疏。
恰与宗兄性相近,好来城外卜邻居。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时。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
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群玉圈中作主人,紫薇花底会嘉宾。
风光总属程夫子,好念文昌寂寞春。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
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人与秋云卷。乍亭亭、红桥玉笛,柳丝飏遣。罗扇练裙何限泪,今夕背灯偷泫。

剥不尽、五丝愁茧。此别竟无魂可断,笑消魂,两字言情浅。

芳草外,翠屏展。天涯回望双星显。忆闻歌、珍珠成串,饼金容扁。

帘幕几番花雾重,吠杀胡麻犬。今而后、吾其知免。

若许都亭携手去,尽临邛、酒债将裘典。香睡袖,莫轻剪。

前日风相款,今朝雨特留。平生故乡意,欲去更悠悠。

世家传孺子,儒术迈杨云。远绍宣尼业,旁摹柱史文。

蕴真安可测,摛藻已难群。欲报瑶华赠,春林尚未芬。

梦里江南,问花事、可还依旧。恐惆怅、东风如扫,绿稀红瘦。

满地烽烟猿鹤警,掀天波浪蛟鼍吼。恁匆匆、岁月去如流,空回首。

春去也,花知否。人去也,家何有。听子规啼血,泪盈衫袖。

浩劫苍茫天莫问,浮生漂泊诗同瘦。但一灯、和影说相思,黄昏后。

高卧云烟外,幽居静者心。门庭新种竹,桃李旧成林。

窗户泉声入,池塘柳色深。松花多醴酒,终日会知音。

江楼独倚送斜晖,水尽天南鸟独飞。风信晚潮吹酒醒,顿无炎汗湿练衣。

季冬初阳始,寒气尚萧飒。原叶或委低,岫云时吐欱。

雕树乍疏回,远峰自重沓。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籁答。

肃肃凝霜下,峨峨层冰合。复殿可以娱,于兹多延纳。

迢迢百尺观,杳杳三休閤。前后训导屏,左右文卫匝。

进退簪缨移,纵横壮思杂。幸矣天地泰,当无范雎拉。

飞楼高倚玉绳边,两两青娥舞绣筵。北斗倒悬江动石,清秋不尽水如天。

故人相见风尘际,此夜同看海月圆。明夕光华应更好,买花重上泛湖船。

窈窕麻姑宅,登临忆谢公。近闻好山色,都在小楼中。

屋曙丹霞吐,城深翠雨通。石池正当户,人立藕花风。

天地方收肃杀功,菊枝倾倒不成丛。碎金狼藉不堪摘,图得人知色是空。

三坚真得象,九师遂亡羊。
寥寥千载余,焕发天地藏。

白蘋溪湛五亭寒,物象全宜谢守閒。秋尽棋声过竹寺,雨馀诗思落茶山。

鸟依高树和烟宿,人钓清流带月还。池馆有情多入梦,近来谁在笛声间。

信手挥来一一亲,祇林剑下绝烟尘。行遍天台并雁荡,归来重看锦江春。

公馆岁将阑,更深不觉寒。宦情甘寂莫,民隐苦艰难。

渡近潮声逼,窗疏夜色残。何人沽美酒,小酌暂成欢。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