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园 其一

耕烟何处好,长傍水云居。遇雨行无笠,逢人揖带锄。

嘉蔬容易长,蔓草已先除。更待中田熟,南窗暇著书。

黎国衡,字方侯。顺德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事见《广东通志》卷七六。
  猜你喜欢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月明天更青。匆匆莺语啭。待寓昭君怨。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
蓑笠宜多病,衣冠错致身。
清愁偏待客,白发解禁人。
江月深留雪,山梅探借春。
兴从湖上发,诗为道人频。

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顾渚茶。

红带承颜色,青霄奋翮时。犹寻云弁约,肯为水亭嬉。

快婿岂娇客,老翁真小儿。五噫且勿作,举案乐齐眉。

美人睡不足,春愁奈若何。垂丝绿窗下,聊为绣春罗。

南北二万里,得归便可喜。止当看山来,名心淡如洗。

君才不一世,群心有窃比。水母目淡淡,焉识长鲸事。

何必说高言,不入里人耳。自非此病药,固让溲勃使。

且吾观古贤,谁能不骳骪。金待百鍊柔,木要九枸美。

安知屡摧坐,学问不在此。迩来吴桥上,槴尘光玼玼。

左对而右弄,弟妹绕肩背。朝会小斋食,夜温北堂被。

闲来拥寒毡,铅椠伴针黹。富贵诚无权,兹岂不足恃。

俗儿那可道,追膻若奔蚁。神血先未凝,尸虫食其髓。

可怜负当年,赢作昏昏鬼。念此耸毛骨,百年固无几。

父母七尺躯,责备塞天地。区区一科目,真不与荣靡。

我今老复懒,负贱不自耻。澜浪适平夷,半载绊盐米。

叔夜本无虱,把搔不自已。数月断家书,乡梦乱难理。

未识今年秋,溪田有收否。又未识家人,御冬作何计。

阿卯出门时,论语读数纸。至今知所诵,曾否到孟子。

悠悠我之思,肠中转轮似。如何接君书,亦复穷尔尔。

下无缝裤襦,上无奉甘旨。吾侪傥定穷,理也奈何彼。

子贫且在家,我贫更客里。客里贫转甚,春衣今未褫。

日夕数来店,弟辈默以傒。拟得一个来,兹事有人庀。

依然满箧书,随渡乌盘水。携手慰离索,一笑愁城圮。

翻瓮饱黄齑,冷寻红叶寺。更当出秘籍,共读梅花底。

去岁清明花簇檐,今年寒食尚凝严。往来忙煞蜂儿翅,偷采崖花酿蜜甜。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青齐门,北邙山。累累复累累,何丹能大还。使人堕清泪,使人彫朱穆。

穆公以人从穴中,田横有士穿冢间。虽能就义死伤勇,空令后世悲潺湲。

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谩故。今人欲吊望诸君,惟有黄埃黯墟墓。

我今有泪,不到黄泉。兴胜之歌,悲不可言。

冬青隔墙看,看罢增叹息。无人知怀抱,但谓爱树色。

松竹不在眼,此树复难即。叹息谓固宜,听之心益恻。

故人卧海滨,守拙艰衣食。本是岁寒交,别来岁非一。

冬青覆墙头,举首辄在侧。与子各一方,为邻安可得。

斜日明墟落,花时步屟过。游人不醉少,好鸟未归多。

发白耽幽事,山青对独歌。百年身世感,俯仰旧庭柯。

昔贤觞咏地,展卷认幽栖。人领天随趣,家临震泽西。

夕阳帆影乱,秋水雁行低。便拟鲈乡去,行吟续旧题。

夹道香烟笑语欢,老翁扶立小儿观。
书生未有丝毫毫力,定忆前回去长官。
中使迎轩簇彩旃,千官犹在玉河边。
香烟未散龙旂起,今日君王御讲筵。
万物资以化,交泰属升平。易从业惟简,得一道斯宁。
具仪光玉帛,送舞变咸英。黍稷良非贵,明德信惟馨。

南华一卷,是驱炎清课。燃竹风廊飏茶火。把尘襟尽涤,世累都捐,萧淡甚,泉际山颠有我。

老僧无个事,闲话忘机,簌簌林间暗香堕。薄暮转山房,水簟凉生,拂磁枕、北窗高卧。

又细听、微风响松涛,觉此际心情,十分安妥。

春风荡漾花如织,排摈深岩天地窄。
桃李芳菲斗艳阳,嫣痕尽染胭脂色。
含丹欲吐娇不胜,獭髓遥分点琼额。
杨妃睡足口无语,嫁作游丝怨风雨。
花神泣罢还欲诉,不愿柔枝荐繁市。
愿得常亲君子傍,秋深静绾紫绡妆。
孤桐独立擎素月,芙蕖零落无辉光。
瑶枝重整临秋水,蓼蒲历历羞无香。
赏心况有双凫仙,琴声夜夜醉婵娟。
碧霞觞泛海棠醉,曲栏丽影何蹁跹。
君不见南朝百里花无数,郁郁纷纷吐烟雾。
载岁无人禁採樵,丹干琼姿尽摧仆。
兰蕙当门动见锄,草门惟叹璇霓卧。
兹花胜植瀛蕊苑,一承顾盼犹未晚。
冉冉临窗如有心,{儇亻换女}舞清歌乐事远。
蔓露凝霜色倍妍,夔州何独无诗篇。
兹花有诗便不朽,吁嗟托根良不偶。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