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夹青天。一叶扁舟通石罅,数行客泪落哀猿。
蜿蜒绵亘百馀里,瑶姬封此知何年。朝云暮雨相往旋,朝朝暮暮阳台前。
楚王何事来入梦,词客因之空浪传。巫山之灵尚未泯,至今云雨已渺然。
峡中流水向东去,猿声夜夜闻江边。
巫山高高眼望穿,又高又大行路难。淮水深深不见底,身无双翼难回还。
含辛吞悲想东归,为何夙愿总成灰?
我想渡水无舟楫,为什么水势浩荡波涛急。
临水远望家乡地,伤心的泪儿湿衣襟。
远方游子心思归,一腔怨苦无法提!
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交界边境。
高以大:高而且大。以,连词,相当于“且”。
淮水:即淮河,源出于河南桐柏山,流经豫、皖等省至江苏入洪泽湖。
逝:速。这句说水深且流急。
害梁不为:害:通曷,作“何’’解。梁:桥。这句说,为何桥也不架?
我集无高曳(yè):集:济。高曳:当作篙枻。篙,撑船用的竹篙;枻,船桨。这句说,我想渡过河,没有撑船的竹篙和划船的桨。
汤汤(shāng伤):大水急流的样子。回回:水流回旋的样子。旧本何下有“梁’’字,疑为衍文,或为深的讹字,今删。
何:奈何。
这是一首游子怀乡的诗。怀乡而欲归不得,阻山隔水,于是感极下涕。
诗中有一个矛盾,就是将“巫山”和“淮水”同地并称。闻一多《乐府诗笺》说:“《南部新书》庚:‘濠州西有高唐(原误塘,从《封氏闻见记》、《诗话总龟》改)馆,附近淮水。’案此与夔蜀之高唐馆同名,以地名迁徙之例推之,疑濠西淮水附近之高唐馆,其所在之山亦名巫山。此诗巫山淮水并称,即濠西之巫山也。”也可以不必拘泥字面,泛指山高水长。
诗的前四句写山高水深。山是巫山,水是淮水,写水深山高的同时,交待了诗人所在的地域,与下文“欲东归”相照应。山不独高,而且广大,着力写道路险阻。写水,强调其深,因为深,难以渡过。“山高”与“水深”相对应,山高是虚写,用作水深的陪衬,对水深有加重和渲染的作用,呈现出难以逾越的意念。这四句为全篇作铺垫,或者叫“造势”。
“我欲东归”到“泣下沾衣”六句开始集中写水。从“我欲东归”一句,可知诗人的家乡在淮水下游,他要归家,必须走水路。在他产生“欲东归”的想法的同时,残酷的现实便像特写镜头一般推到他眼前,他不禁惊叫:“害梁不为?”原来这淮水没有桥梁。他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然而,诗人心中尚存一丝希望,就又想:我何不乘船归去?可是,船呢?“我集无高曳,水何汤汤回回”二句含着悲和怨。上一句是悲伤的自语;下一句则衔怨于淮水:你为什么老是那样“汤汤回回”地奔流不息,莫不是有意跟我作对!这是一种绝望的心情。过河没有桥,渡水没有船,满心希望全化作泡影。无奈之时,诗人只有“临水远望”:水天的尽头,有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此时可望而不可即。他内心激动极了,像涨起很高的潮水,无法平静下去;终于两行热泪涌出眼眶,潮水冲出了闸门。
最后两句:“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扣住怀乡思归的主题。但其作用不仅止于此。上面六句都是具体写思归,这两句则在于提高感情的强度,犹如一支乐曲用高八度的复唱作煞尾;正因为如此,“谓之何”三字是那样铿锵有力。
这是一篇杂言诗,其中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类句式。开头四个三字句,两两对仗,一气连作,表现山高水深,气势逼人。再用两个四字句将节奏放缓,跟着一个五字句,一个六字句,这同诗的感情变化起伏相一致。下面又是两个四字句,语势再度趋于平缓。接下一个七字句,陡起波澜,紧逼出一个顿挫有力的三字句,全诗嘎然而止。感情的抒发如直接从诗人胸中流出,略无掩饰,显得朴实深厚。字句上绝无半点斧凿痕迹;不见用力,却字字有斤两。所有这些,形成这首诗古朴真挚的风格。
在汉乐府中,游子怀乡、欲归无因已成为一类歌辞的母题。如《悲歌》中有四句作:“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又有一篇《古歌》说:“离家日以远,衣带日以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些诗句,与此篇似乎有某种联系。
桑下佛缘恋难去,况我眉州十日住。高风景跂三苏祠,古荫婆娑双柏树。
竹阴逭暑嘉宴开,倒冠落佩方裴回。主人敬客还拘礼,客多酒勇纷喧豗。
雷声下天来卷屋,电光倒吸杯中渌。池底龟鱼迅欲飞,镫前雨脚森成束。
乌乎坡老神乎神,不解自饮喜饮人。赏余疥壁好诗句,快雨为洗筵间尘。
坡诗道雨妙如雨,我能洛诵清肺腑。杯停雨歇天宇空,坠句零篇尚堪咀。
颓然一卧凉浸肌,梦里犹呼事大奇。天晴日出成挥手,却和渊明《止酒》诗。
春晖满地照悬鹑,羞说弹冠仗故人。雪后仅存东郭履,不堪重踏洛阳尘。
秀江桥下浪头开,兴贤楼上酒今催。齐声着力鼓棹去,拍掌浩歌夺锦回。
未必百年逢百力,何缘同志聚同堆。马蹄明日东西路,廊庙山林莫浪猜。
贫家一举动,终始靡不难。区区水碓耳,匝月功始完。
馀岂好多事,在昔多所艰。赤脚老丑婢,媻姗聋且顽。
遣之事舂簸,炊或不给焉。有时得母助,乃始足一餐。
无已作此举,令水为舂人。内顾无竹木,未免乞比邻。
稽迟到兹日,始已事而竣。狭巷清且驶,白石周四垣。
回回外板斡,苏苏云子翻。佣者相顾喜,贺我舂百年。
嗟我佃耕此,瘠确缘溪干。年丰不偿苦,足得十大盆。
安能尽碓力,碓成殊养閒。苦心顾为此,亦觉笑旁观。
世事那计尽,感慨系斯篇。
迢迢层城阿,峨峨凤皇山。下有隐沦士,能为淮汉言。
两日一寓音,五日一承颜。每谈经济事,恒及离乱间。
言辞多忼忾,文字少凋残。不叹东逝川,但忆南山田。
宁与无心游,不受众目怜。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园。
舒卷信在襟,萧寂固所安。经春僒疾痗,抚时增懦孱。
群书乱药裹,高卧掩荆关。蹇余属久要,朝诣常暮还。
丑劣愧高情,焉知君所观。日出众鸟语,苍岑满楼端。
申章写深谊,谫薄何由宣。
江门风月此尊前,吟弄俄经五十年。少壮光阴莫虚掷,好从端默契心传。
蛾眉晓压黛云冷,蚁波渌泛秋蛇影。千金难买能赋人,辘轳声沈旧宫井。
青丝不梳慵早起,十二螺鬟翠相倚。鹦鹉解言天上愁,红雨香漂御沟水。
羲车急急催飞光,杯中浅深愁短长。东邻谁唱断肠曲,游丝落絮春茫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