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巫山高,夹青天。一叶扁舟通石罅,数行客泪落哀猿。

蜿蜒绵亘百馀里,瑶姬封此知何年。朝云暮雨相往旋,朝朝暮暮阳台前。

楚王何事来入梦,词客因之空浪传。巫山之灵尚未泯,至今云雨已渺然。

峡中流水向东去,猿声夜夜闻江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巫山高高眼望穿,又高又大行路难。淮水深深不见底,身无双翼难回还。
含辛吞悲想东归,为何夙愿总成灰?
我想渡水无舟楫,为什么水势浩荡波涛急。
临水远望家乡地,伤心的泪儿湿衣襟。
远方游子心思归,一腔怨苦无法提!

注释

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交界边境。
高以大:高而且大。以,连词,相当于“且”。
淮水:即淮河,源出于河南桐柏山,流经豫、皖等省至江苏入洪泽湖。
逝:速。这句说水深且流急。
害梁不为:害:通曷,作“何’’解。梁:桥。这句说,为何桥也不架?
我集无高曳(yè):集:济。高曳:当作篙枻。篙,撑船用的竹篙;枻,船桨。这句说,我想渡过河,没有撑船的竹篙和划船的桨。
汤汤(shāng伤):大水急流的样子。回回:水流回旋的样子。旧本何下有“梁’’字,疑为衍文,或为深的讹字,今删。
何:奈何。

赏析

  这是一首游子怀乡的诗。怀乡而欲归不得,阻山隔水,于是感极下涕。

  诗中有一个矛盾,就是将“巫山”和“淮水”同地并称。闻一多《乐府诗笺》说:“《南部新书》庚:‘濠州西有高唐(原误塘,从《封氏闻见记》、《诗话总龟》改)馆,附近淮水。’案此与夔蜀之高唐馆同名,以地名迁徙之例推之,疑濠西淮水附近之高唐馆,其所在之山亦名巫山。此诗巫山淮水并称,即濠西之巫山也。”也可以不必拘泥字面,泛指山高水长。

  诗的前四句写山高水深。山是巫山,水是淮水,写水深山高的同时,交待了诗人所在的地域,与下文“欲东归”相照应。山不独高,而且广大,着力写道路险阻。写水,强调其深,因为深,难以渡过。“山高”与“水深”相对应,山高是虚写,用作水深的陪衬,对水深有加重和渲染的作用,呈现出难以逾越的意念。这四句为全篇作铺垫,或者叫“造势”。

  “我欲东归”到“泣下沾衣”六句开始集中写水。从“我欲东归”一句,可知诗人的家乡在淮水下游,他要归家,必须走水路。在他产生“欲东归”的想法的同时,残酷的现实便像特写镜头一般推到他眼前,他不禁惊叫:“害梁不为?”原来这淮水没有桥梁。他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然而,诗人心中尚存一丝希望,就又想:我何不乘船归去?可是,船呢?“我集无高曳,水何汤汤回回”二句含着悲和怨。上一句是悲伤的自语;下一句则衔怨于淮水:你为什么老是那样“汤汤回回”地奔流不息,莫不是有意跟我作对!这是一种绝望的心情。过河没有桥,渡水没有船,满心希望全化作泡影。无奈之时,诗人只有“临水远望”:水天的尽头,有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此时可望而不可即。他内心激动极了,像涨起很高的潮水,无法平静下去;终于两行热泪涌出眼眶,潮水冲出了闸门。

  最后两句:“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扣住怀乡思归的主题。但其作用不仅止于此。上面六句都是具体写思归,这两句则在于提高感情的强度,犹如一支乐曲用高八度的复唱作煞尾;正因为如此,“谓之何”三字是那样铿锵有力。

  这是一篇杂言诗,其中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类句式。开头四个三字句,两两对仗,一气连作,表现山高水深,气势逼人。再用两个四字句将节奏放缓,跟着一个五字句,一个六字句,这同诗的感情变化起伏相一致。下面又是两个四字句,语势再度趋于平缓。接下一个七字句,陡起波澜,紧逼出一个顿挫有力的三字句,全诗嘎然而止。感情的抒发如直接从诗人胸中流出,略无掩饰,显得朴实深厚。字句上绝无半点斧凿痕迹;不见用力,却字字有斤两。所有这些,形成这首诗古朴真挚的风格。

  在汉乐府中,游子怀乡、欲归无因已成为一类歌辞的母题。如《悲歌》中有四句作:“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又有一篇《古歌》说:“离家日以远,衣带日以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些诗句,与此篇似乎有某种联系。

(1412—?)明扬州府高邮人,先世于明初徙兰州。字廷臣,别号兰坡。博学多艺,工隶篆行楷,亦善画。正统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天顺初兼尚宝寺卿,出使安南。迁翰林院学士,后谪广州通判,从学者甚众。后召还,卒于梅岭驿。生平好评品泉水。有《使南稿》、《兰坡集》等。
  猜你喜欢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左手持螯欠酒杯,枉烹郭索亦冤哉。
老饕借尔为诗地,多病凭谁作睡媒。
归钓兴随春浩荡,独醒人与月徘徊。
渊明未必穷於我,薄有公田办秫材。
夫子人间第一流,清言暂隔已离愁。
今朝偶负寻春约,诗思勾牵未肯休。
白头重到太宁宫,玉佩琼琚在眼中。
歌舞可怜人暗换,花开花落几春风。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

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

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

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今年七十岁,岁岁增康宁。人閒有寿鹤,天上有寿星。

更若欲齐椿,但看南华经。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雁,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渺渺亡羊路,悠悠化鹤身。人閒同逆旅,谁主复谁宾。

石罅跳珠,墙阴漱玉,虚堂半枕湍濑。倦客栖迟,征途热恼,顿觉凉生襟带。

螺鬟秀倚,栖上有、餐霞人在。几阵天风细响,吹将凤笙仙籁。

留封旧游未改。寄冥鸿、渺然尘外。来往赤松栖处,片云无碍。

好约他年借榻。待尽启、轩窗面苍霭。万叠烟岚,芝英试采。

句曲仙。
长乐游。
洞天巡。
会迹六门。
揖玉板。
登金门。
凤泉回肆。
鹭羽降寻云。
鹭羽一流。
芳芬郁氛氲。

梧桐生高冈,云气涵空清。南枝挂孤月,上有苍鸾鸣。

大匠挥玉斧,浑然合天成。置之白玉苍,被之弦歌声。

一弹松风来,再鼓溪月明。子期人已往,青山为谁情?

古寺夕阳边,凭虚思渺然。
江声犹楚恨,山色自吴年。
宿鸟回清磬,孤舟逗野烟。
长廊灯影寂,徐步礼金仙。
居住梁溪古道傍,分明木石最堂堂。
丹青能染成形貌,犹有心源未易量。

回首凤山门外路,夕阳无限云山。黯然行矣几时还。

别离从此始,咫尺欲归难。

依约高堂同话别,梦回清泪阑干。耳边犹似劝加餐。

暗灯风舵响,欹枕水窗寒。

扁舟下沧溟,日暮浮云散。青山衮衮随,十里行不断。

古廛集人烟,舣缆临绝岸。谁知兄弟情,邂逅忽相见。

篙师轻波澜,呼啸惊夜半。贪程虑涉险,欲往还自算。

推篷视天宇,白露下凌乱。众星亦已没,落月破微暗。

念此局促身,倏然重三叹。

南浦菰蒲绕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
江燕初归不见人。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嫩草疏斜径,山泉带碧流。文曾要渭水,列士耻庄周。

竹篦付了复何为,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侭教人荐截流机。

小碣明霞葬北山,魂归犹自泪潺湲。澄湖月落开妆镜,修竹风铿隐佩环。

慧业难消天意妒,风情须待老来删。春林自洒啼鹃血,肠断游人日往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