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下田弥望股清流,谋食谁言必本州。且复种粳资口腹,早知籍稻载春秋。
携家便可随丰俭,仕国从今委去留。饘粥粗供吾事济,寸心安静得休休。
一身千里伴征鸿,北去南来羁旅中。珍重故人相认得,新诗重举旧家风。
去水不可还,逝者日已疏。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
英英韶华子,夭夭昔同车。令德其芬芬,佩玉联琼琚。
舟移悼藏壑,天祝嗟愁予。蕙兰秀不实,徒见荆棘墟。
含悽抚众稚,吊影还室庐。高天杳茫茫,日月空居诸。
羲和不停驭,年华迅转毂。春阳万卉菲,忽惊遂凄肃。
人生那得寿盈百,转眼光阴如过客。夙龄壮志日蹉跎,黑鬒萧萧又云晰。
年来年去机中梭,去日苦多其奈何。君不见古来神智称姜公,卖浆屠肆成奇穷。
岐周王气时不发,渭滨槁死终渔翁。人生代谢如四序,陵阳松乔在何许。
功名富贵一浮尘,濩落饥寒向谁语。向谁语,为君言,寒气凛冽阳和旋,得失不羁大化全。
樽前有酒同偓佺,明朝且笑云山巅。
富林溪上一盘桓,墓道春阴泣汉官。未见丰祠传俎豆,空留皎日照衣冠。
当年碧血青磷散,此地银涛白马寒。回首平陵松柏路,子规啼遍朔风酸。
岸柳扶烟,溪鱼煮雨,水天新渌。龙游小县,地势曼迥巴蜀。
泻长空乌尤塔边,乱流竞赴涪亭足。正锁窗慵起,梦魂难到,野沤沙鹿。
投宿。江城曲。看媚眼波横,蛾眉峰蹙。悠悠往事,此意分明倾属。
怅参差宵深露零,撷来豆蔻香盈掬。数归期暗想灯前卜遍鸾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