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目眇无际,彤云灿晚暾。心融八极表,欲辩已忘言。
月明是水是芦花,逗漏清空片影斜。沙上有踪谁见得,侬家曾泛逆流槎。
三川帝王宅,二周冠盖都。上公釐德化,多士盛中区。
是年诏有司,使献贤能书。传纳事匪易,吾与夫子俱。
率马仰骐骥,治玉惭礛䃴。同舟共艰难,倾盖聊欢娱。
浮云俨高冠,白雪纷长裾。驰辞若波涛,掌握皆明珠。
诋诃讵敢然,倚办实有须。从子骖之靳,相与步骤趋。
棘围似南宫,大暑临通衢。不遗老成人,颇多君子儒。
丞相顾而叹,里闾共称誉。狂士或妄谈,众人皆揶揄。
至今颇自矜,快意胜过屠。不言世所无,请问谁弗如。
微官苦绳墨,离别天一隅。向风愿相从,不及单飞凫。
云中多宾鸿,河中多鲤鱼。契阔诚未忘,寄声当勿疏。
霸业争驱孰后先,葵丘一会更无前。如今谁是排纷者,那有先生似仲连。
吾家连理枝,恰符燕桂数。伯仲早云殂,三人相依附。
飘梗过半生,频年不一遇。垂老更相怜,郁陶凭谁诉。
游子从外来,惊愕频谛顾。喜极翻成悲,相看俱迟暮。
有酒即我醑,无酒即我酤。鹤发老弟兄,悦爱胜童孺。
目前致足乐,莫任韶光赴。珍重此残年,连床话情愫。
鹧鸪鹧鸪,不知春色何负汝,每到春来声更苦。百年不得此身安,尚忆当时在行旅。
尔不学大鹏一举,培风两翼如云垂。又不学篱边斥鴳,翱翔飞跃蓬蒿枝。
黄陵庙前几春草,空遗怨恨传新诗。江南二月烟花乱,子子孙孙自呼唤。
说尽人间行路难,凄风苦雨心肠断。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