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非无负米志,复作退飞身。岂但龙蛇蛰,终惭鸿雁宾。
萧条依陋巷,契阔问通津。长铗行焉往,悲歌夜复晨。
交游青眼隔,世路白头新。意谢栖栖佞,情依恋恋仁。
敢齐天下士,真愧辙中鳞。肯问三年学,壶飧及病亲。
连雨前溪新涨瀰。垂纶不上双双鲤。刚叹直钩钩不起。
青蓑委。果然甚矣吾衰矣。
雪脊霜鳞春燕尾。殷勤不待桃花水。曲沼逍遥萍叶紫。
秋风里。熟炊香稻烹银髓。
种花莫种忘忧草,马家池头花更好。去年一柄生两房,儿在颍川归故乡。
儿归见花不见母,一寸心如莲菂苦。也知天与好儿孙,戢戢青头联牖户。
么荷恰似小儿拳,迎门索枣当母前。劝儿食莲须食蓼,辛苦读书知味少。
愿花并蒂年年开,一度看花儿一来。
寄栖容幕燕,覆节等醯鸡。欲雨风多北,穷秋日易西。
官书便夜读,家报索亲题。早晚骖騑入,重门坼印泥。
汪童躯小胆良大,读书气欲吞渤澥。银钩玉唾不作难,已向笔端风雨快。
昔过重湖喙欲鸣,还来南浦羽犹铩。坐窗软语戒寒秋,阴壑收声虚万籁。
可怜脱身疟疠馀,槁项黄馘一何惫。石脆山中足条草,谁能折来已君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