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瑶池人摘几番桃,月下犹吹弄玉箫。为病书符何日了,云軿看即下丹霄。
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
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空馀山甫德,流咏在烝民。
嬴君震六合,侯国日已隳。区区相韩心,忠愤不得施。
道逢庞眉叟,感激心内知。屈体愤长跪,忍性能自卑。
丈夫有远略,小节宁顾之。慇勤袖简册,可为王者师。
终然辟谷去,永与赤松期。秪今圯桥道,千载令人思。
桥名萍实表南邦,谣语流传岁月长。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
小圃初晴风露光,含桃花发满山香。看花对酒心无事,倍觉春来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