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吟 其四

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

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瑶池人摘几番桃,月下犹吹弄玉箫。为病书符何日了,云軿看即下丹霄。

居士逢场了世终,却寻机语凋天然。
我来不问三三句,乘觅康壶炷暖泉。

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

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空馀山甫德,流咏在烝民。

嬴君震六合,侯国日已隳。区区相韩心,忠愤不得施。

道逢庞眉叟,感激心内知。屈体愤长跪,忍性能自卑。

丈夫有远略,小节宁顾之。慇勤袖简册,可为王者师。

终然辟谷去,永与赤松期。秪今圯桥道,千载令人思。

登临端欲赏秋光,病眼错花怯太阳。
老去不堪逢节物,愁来聊复近壶觞。
沉迷有靦尘埃面,感慨空存铁石肠。
已是思归无可奈,更来高处望家乡。

客里凄凉感慨频,禁烟时节更酸辛。莺花谩溅中年泪,燕麦空摇异县春。

德耀独怜成薄命,黔娄谁与共长贫。难将杯酒浇荒冢,肠断东风倍怆神。

桥名萍实表南邦,谣语流传岁月长。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

藏莺院静,浮鸭池荒。绿阴不减红芳。高卧虚堂。南风时送微凉。游鞯践香未遍,怪青春、别我堂堂。闲里好,有故书盈箧,新酒盈缸。
只怕吴霜侵鬓,叹春深铜雀,空老周郎。弱絮沾泥,如今梦冷平康。翻思旧游踪迹,认断云、低度横塘。离恨满,甚月明、偏照小窗。

病来杯酒懒重持,强为残花折一枝。人老易悲花易落,东风休近鬓边吹。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
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
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
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
山茶雪蕊渥丹唇,转老东风倚杖身。
彗尾封狐营窟夜,朝行高雁海天春。
磬襄鼗武知何往,瘦岛寒郊不去贫。
窃喜弧辉上弦月,一杯聊劝若为亲。
楚砧岷葛饱清游,金节银菟照几州。
诗句多如姚少监,行程还似杜参谋。
黄陵夜诵虞妃泣,白帝春吟杜宇愁。
拟问湛溪何处是,梦随闽国弄渔舟。

使节临东路,军糈及两关。江湖轮挽阔,部领度支闲。

水长飞狐口,峰高落雁湾。壮游违举步,秋气苦催颜。

雨过草萋萋,荒郊兴共携。斗鸡宜落日,戏马自长堤。

舞榭香风簇,歌台紫雾迷。百钱行自乐,一醉任如泥。

西风飒飒吹老晴,夕阳欲下寒鸦鸣。荒村烟瞑蟙䘃舞,牧竖倒跨牛背行。

飞鸟随云瞥眼过,卧石蹲虎拦脚横。隔林忽送梵钟响,独立苍茫无限情。

牡丹不好长春好,有个因依。一两枝儿。但是风光总属伊。当初只为嫦娥种,月正明时。教恁芳菲。伴著团圆十二回。
山亭深处枕清溪,万木回环尽翠微。
梅萼破香知腊近,柳梢含绿认春归。
风前列嶂琴三叠,雪后群山玉四围。
顾我此来盘礴久,尘劳潇洒顿忘机。

小圃初晴风露光,含桃花发满山香。看花对酒心无事,倍觉春来白日长。

娇额尚涂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休将颜色较芬芳。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