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
泛宅舟将鹢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今朝清赏寄情涯。
肯向萦涂索价。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鍊汞铅。
辞好曾闻喻色丝,那知妙处本天姿。若穷句法源流远,曾见梅山唱和诗。
妆点秋容出粉墙,碧云四畔拥花房。真妃酒困胭脂重,织女机寒蜀锦香。
父没不扶归,母老不侍旁。积此万古恨,饥驱游他乡。
南风蒸六月,客子汴梁歇。西风下太行,艰险磨瘦骨。
瘦骨不自恕,云飘海东去。回忆北堂萱,意马索难驭。
君归步金銮,天颜为之欢。愿一见吾母,言骥身平安。
家远知自爱,天寒知著裳。勿为游子念,倚闾朝暮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