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其一

日煖风微杨柳斜,桃华处处点村家。谁人此际能閒坐,载酒东皋醉落霞。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连冈出古寺,流睇移芳宴。鸟没汉诸陵,草平秦故殿。
摇光浅深树,拂木参差燕。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
壮日各轻年,暮年方自见。
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
结构方殊绝,高低更合宜。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
佛寺幽难敌,仙家景可追。良工惭巧尽,上客恨逢迟。
两面寒波涨,当前软柳垂。清虚宜月入,凉冷胜风吹。
宴赏军容静,登临妓乐随。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
泛鹢春流阔,飞觞白日欹。闲花长在户,嫩藓乍缘墀。
永望情无极,频来困不辞。云峰晴转翠,烟树晓逾滋。
向野惟贪静,临空遽觉危。行人如不到,游乐更何为。

梧桐花落飞香雪。卷帘一片玲珑月。人月两婵娟。倚阑凭玉肩。

小鬟春睡倦。裙上苔花茜。私语好谁闻。垣娥应羡人。

生小事边州,罢归头尽白。玉门逻逤别来深,云鸟鱼丽旧曾历。

三尺吴钩两斛弓,絓在閒门高阁中。羽林一二少年辈,昨日封侯欺老翁。

翻思战场里,秋霜断人骨。髑髅夜夜声满天,尽是长平旧降卒。

策马送君君出门,朔风动地卷蓬根。孤臣抗疏甘身死,万里投荒是主恩。

笳吹天山边月小,城连沙碛塞云昏。心知去国无多泪,肠断慈乌声自吞。

紫衣不挂白云身,阙下多年作外臣。欲与高闲誇草圣,岂知贾岛坐诗贫。

禅心定久元无著,世事谙多总不嗔。他日吴中访金泽,对酬谁作许家询。

藓碧莎平草■陈。画阑十二月初新。寥寥疏景一庭匀。

露冷半天迷极望,云■几树映寒津。紫箫声里隔行人。

小园茶树数十许,走寄萌芽初得尝。
虽无山顶烟岚润,亦有灵泉一派香。

绣衣金带照青春,奉敕南巡一宪臣。万里澄清归掌渥,西都漕运入经纶。

晓离台府霜威肃,夜度关河月色新。屈指来秋看复命,翩翩獬豸列枫宸。

解绶归来鬓未华,逍遥岁梦忽惊蛇。玉楼独擅修文手,沧海谁怜绮季家。

百里韶光留橘荫,五更风雨惜荆花。登堂念旧人何在,拭泪临风祇自嗟。

轻盈杨白花,风吹渡江去。
金屋闭重重,莫锁杨花住。

吴生大士十六像,岁久尘昏蛛网丝。真物从来有真赏,息轩为作證明师。

官舍暂投辖,塞垣还着鞭。路移新岁月,心醉好山川。

方丈何由到,桃源恐浪传。相看不隔水,遗恨惜他年。

秋深仍白社,秋思正何如。凉籁依林薄,清钲杂梵馀。

剑看霜乍冷,星聚夜分疏。自觉尘心寂,伊人并起予。

岩峦千叠拥遐荒,迤逦边城尽海阳。春日舒迟容客醉,晴波浩渺见天长。

苔封古堞凭谁筑,云护关门属我防。往事兴亡君莫问,万年混一正垂裳。

莹发无痕,胶冰比滑,冷光盈尺。摩挲四角,最是镜边人惜。

贮藤笺、绿沉镂管,涵星一片松滋黑。试催成丽句,相思定有,海天消息。

风舶。归帆疾。问漫云唆喇,几番更译。山花岛树,皴细巧分螺色。

怪栖鸾、还恋女床,却留燕飞钗上识。卸妆茸、薇露香残,倩金蟾齧得。

忽忽晨钟动,巡檐微一吁。将明天惨澹,小憩梦模糊。

蹶起收残帙,沉吟问老奴。今朝有车马,得到涿州无。

《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
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
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
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

风萧萧,叶飘飘。云片片,水茫茫。江干独立向谁说,天外飞鸿三两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