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平生抱耿介,四海寡朋交。凄其九日至,颇感颜发凋。
无酒醒对菊,风味乃更高。谁识此时情,白云行远霄。
地主有佳饷,得之良已劳。而我适邂逅,赴饮如沃焦。
永言大化内,朽质非所陶。惟有饮美酒,一醉可千朝。
淮安城壁空楼橹,风雨半摧鸡粪土。传闻兵火数年前,西观竹间藏乳虎。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迩来户口虽增出,主户中间十无一。里闾风俗乐过从,学得南人煮茶吃。
青衫从事今白头,一官乃得西南陬。宦游未免简书畏,归去更怀门户忧。
世缘老矣百不好,落笔尚能哦楚调。从今买酒乐升平,烂醉歌呼客神庙。
绿树村村暗,黄茆处处低。渔人贪落照,晒网屋檐西。
平湖胜势抱南城,花气濛濛馥近坰。黄变柳条归老绿,红残桃叶换尖青。
春乘病后成多感,事向闲中见未形。日日携茶唤宾友,吴泉烹尽惠山瓶。
日夕歌声起,前村带雉归。如何牧犊子,不惜雉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