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峦,唐末匡庐僧,他的作品《蜀中送人游庐山》《牧童》《浮桥》《逢老人》《琴》。
丝管纷纷鼓乱挝,两山迎接赐衣来。白云恐污山翁耳,重锁柴门不放开。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
于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冷云携雨到山城,未敢冲泥傍险行。夜听窗声初变雪,晓窥檐溜已垂冰。
泪凝孤枕三停湿,花结残灯一半明。又向茅亭留一宿,行云行雨本无情。
道人于事百不闻,岁晚鹤骨谁相温。禅床茧光薄如雾,宜月宜霜复宜露。
梦回蕲竹生清寒,五月幻得梅花看。初疑脆膜轻无力,一片凝秋剡中色。
道人巧手天机深,两杵独伴阶蛩吟。卷舒似听桔叶音,珍重莫遣烟煤侵。
百年富贵谁能免,锦幄彤庐语恩怨。可怜老楮岁寒心,用舍在吾难自荐。
君不见燕山穹庐毡百幅,狎坐围春醉红玉。道人不学制戎衣,空煮南山卧茅屋。
安知幕天席地一希夷,长共青山白云宿。
湛湛秋露滋,开此檐下葵。清馥随轻风,丹心耀朝辉。
惜哉未能久,久已成空枝。芃芃园中草,春秋长萋萋。
没我阶前兰,欺我石上芝。寒霜一朝下,亦复相披离。
岂如南山松,夭矫挺奇姿。春风与秋霜,荣瘁两不知。
幽径春寒峭,野花开未繁。篱疏摇竹影,桥侧络松根。
山雾欲为雨,溪流总到门。我来寻逸士,相对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