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读书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逅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
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行成闻四方,徵诏环佩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雨打繁暑尽,放怀步微凉。绿苔狂似人,入我白玉堂。
堑鸟眠堪画,庭柽夜益香。唯应蕊宫子,时到虎溪傍。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带以象牙,其会合。锼镂里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或漫衍而络绎兮,沛焉竞溢。惏栗密率,掩以绝灭,霵晔踕,跳然复出。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啾咇而将吟兮,行鍖銋以和啰。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他。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

  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摋以奋弃。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被淋灑其靡靡兮,时横潰以阳遂。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悴。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愺恅澜漫,亡耦失畴,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是以蟋蟀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栩栩。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乱曰: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哮呷喚,躋躓连绝,淈殄沌兮。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曲,尚馀音兮。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连延络绎,变无穷兮。

洛出熊耳,东流会集。夏禹导疏,经於洛邑。元龟赤字,汉符是立。

帝都通路,建国南乡。万乘终济,造舟为梁。三都五州,贡篚万方。

广视远听,审任贤良。元首昭明,庶物是康。

雪压新年,风飘残腊,琼楼粉落如雨。桃符素铠离披,神荼瑶簪济楚。

天公好事,总馈遍、山城粔籹。小阑边、飘瞥纡回,点缀辛盘椒俎。

泥黦透、红笺致语。寒勒住、钿车游女。土牛绀轭犁霜,黏鸡花冠萦絮。

盈街彩仗,画一片、慵情懒绪。白茫茫、冻合乾坤,不辨春来何处。

潘郎种花如种麻,百里霜锄耘锦霞。扫香少女红没丫,东渠西沚浮落花。

潘郎去后委泥沙,春风如旅归无家。道傍瘿树怒槎牙,明星木者时老鸦,鸟鬟三尺衩裆斜。

炎熇如酷吏,入夜气犹蒸。晞发凉初透,撚须兴欲乘。

风斜穿密牖,月午漏疏藤。四壁虫声咽,谁堪一语冰!

人到无能始贷金,子钱生发向何寻?厉词追索弥年后,生计萧条起绿林。

江月盈盈白,墟烟细细阴。茅茨孤碓急,机杼一灯深。

短笛多悲调,长歌少醉吟。自怜知己尽,空负壁间琴。

海樵笔能移汨罗,分明纸上皱鳞波。况添一种梅花妹,比较离骚香更过。

长河新涨漫平沙。古冢断碑横旷野。日晚牧童争望家。

笑喧哗。一半儿骑牛,一半儿马。

至日空相忆,何时复此来。
素书烦蜡炬,往事付寒杯。
梦破风惊竹,诗成雨绽梅。
江城低婺女,回首亦劳哉。

淮阴季年韩将军,狡兔已死走狗烹。沛中白发周将军,碧色已满细柳营。

何如高堂刘将军,太平不许矢石勋。棹头青海无传箭,天山挂却乌角巾。

归来买地筑小亭,漯水为镜山为屏。樵人溪叟日相过,野歌村舞醉复醒。

去年偶尔剑戟鸣,潼关马过战血腥。白头老子如不闻,牛背一笑千山青。

张盛乐。
奏云儛。
集五精。
延帝祖。

兔年羊月日加豕,我腭上震落一齿。剥果已熟无留根,辅车相依何忍弃。

众城不动一城覆,终是风寒恶伤类。缺穿小窦未渠忧,恐作悬厓缒兵计。

我今行年七十五,汝决辞行知汝意。平生不饱太官饭,共啜藜羹汝之耻。

言枢难虞损机格,柔弊刚摧成止止。噬嗑唯宜见日中,过分人生当落几。

落日减齿君勿笑,毁齿如同昔年少。

兰台漆书成劫烬,竹简徒闻发汲郡。大秦羊皮韧而泽,海外流传亦已仅。

祇园之树森贝多,诸佛成道尝摩挲。异种来从阿耨达,高柯不减必钵罗。

写经功德虔释子,彼方初未有侧理。传模梵本礼牟尼,芦为不律叶为纸。

华严字母义蕴深,宛转能该一切音。写成诵习托忒语,海潮音遍旃檀林。

灵文次第来中土,翻经台开互编组。流支罗什各润色,诸家定本或异诂。

初祖西来辟上乘,埽除文字说传镫。竞依高座证密谛,谁向珠林溯结绳。

梦坡居士今摩诘,雅爱聪琴与殊蜜。驻足时闻檐葡香,宝盖飞来照丈室。

忽从异域得元殊,不啻汉史藏壶卢。秘箧携来有耶舍,真诠译出须昙谟。

灵峰连麓呼猿洞,梅花弹彻听三弄。护持大藏庋高阁,珍斯梵夹荐法供。

金牛湖上参金仙,宝光应烛兜率天。山中老宿慎保守,好与龙泓补旧缘。

唐宋为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遗厥神。

有元运隆盛,大文兴崇仁。吴虞启先鞭,斯文绝复新。

后劲得云林,如《国风》有《豳》。宋王拜下风,国史功不湮。

偶然履橐橐,上嫌称老臣。御史乃希旨,元故臣宜摈。

和州看余庙,于事犹轻尘。论者不复察,集矢何龂龂。

岂知公出处,大节光霄旻。言事既激烈,邪闭善则陈。

仓卒起田间,辞禄已五春。投井义不屈,存史情亦真。

兴朝访故老,四国响然臻。聊因国史出,夙志将一伸。

区区圭组荣,浮云谢天民。青田亦仕元,佐命持衡钧。

松雪亦承旨,实宋天潢亲。不知持论者,比此何等伦。

掩卷三叹息,流俗多顽嚚。

渚田蒲稗深,蓊郁若溪洞。荷锄来长风,偶作还成梦。

杖藜者谁子,颇怀阮公恸。曾游燕赵间,金组色不动。

偃息归茅宇,开径期二仲。方池百余步,清浅可玩弄。

游女采荷芰,我心能无恫。

穷途逢伟观,小阁江万里。
薄暮岸幅巾,寒烟四山起。
天河注平淮,斗柄卧芦苇。
欲返还少留,灯青客船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