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幻色身同一煮,谁振杨枝洒甘雨。一息不御百虐随,邪正交差穷脉缕。
昔人有术不得早,自约初到必与语。日来静坐不能遣,痞嗌忽作河豚怒。
腹肠迤逦吼雷霆,呕哑缤纷杂珠雾。吾僚恩勤漫驰告,果为新留陈辄去。
君臣辨正参苦良,物物经营本农祖。一杯狼籍走三彭,再啜逡巡失魔女。
恍疑身在清凉国,无异金堂逢石乳。便当窜入经验法,何用忉忉增补注。
多惭世语必见临,不会作客劳烦主。
郁金苏合及都梁。不是金炉旧日香。懒对菱花晕晓妆。
细思量。欲话因绿恐断肠。
空江月堕孤山晓,直干横枝疏更好。夜来梦破碧窗虚,残雪半庭寒不扫。
小桥水浅影初斜,野径风清香未老。霜蒐月魄独俜停,玉骨冰肌自枯槁。
溪头数点瘦花明,坞云漠漠林烟渺。逋翁湖山诗思闲,寂寂柴门春醉倒。
山亭昼午鹤飞还,一声长笛江门悄。
水活施众濊,川动束薪流。樵人斤斧舍,渔人罩汕周。
及兹方涣涣,合沓竞所抔。恼乱渔人语,此利固渔收。
陂泽从有畔,云何出位谋。樵者还相谓,于子本无掊。
山林莫余爱,子亦缘木求。微闻斯言辨,永叹淳风偷。
滔滔天地内,纷总何胶尤。垄登不足道,俎越亦忘羞。
空悲伐檀者,置彼河干休。
纷纷才俊登台阁,谁伴幽人住岩壑。龙骧万斛横巨川,商家欲济须渠作。
当今人物有如公,胸蟠经济谁能同。世人重腊不重玉,居然弃置中吴中。
臣门如市心如水,崇也当年亦如此。平生意气小杨修,碌碌谁能数馀子。
力田终不羡逢年,熟读参同内外篇。七十年来髯似漆,人言真是地行仙。
篯彭八百不为久,壶中自制长生酒。金华玉液分剂停,鹤发饮之成黑首。
世途宦海足风波,钟吕日久相经过。黄芽白雪行已熟,日月跳丸奈尔何。
去年重九日,风雨石湖中。屈指登高处,三年无一同。
亦知怀远道,且复信飘蓬。阿母秋园里,应怜萸酒红。
潮客金陵游,邂逅谈暴虎。南山有白额,白日食人脑。
嗟予几不免,藏身入藩府。非爱曳长裾,惴惴戒馀暴。
地虎尚可撄,飞虎谁能捕。寄语虐政人,归来学周处。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虎韬》,《豹韬》,一览胸中了。时时佛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鬓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
竹堂之作,爰究爰度。百堵皆兴,其究安宅。
竹堂之成,刻桷丹楹。爰居爰处,既安且宁。
竹堂之深,青青子衿。且以喜乐,鼓瑟鼓琴。
竹堂之幽,以遨以游。寿考维祺,良士休休。
从以孙子,本支百世。明明在天,用锡尔祉。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生之法度。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材。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