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当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注释
妾:旧时女子自称。
吴:指江苏一带。

鉴赏

  此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全诗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即所谓“当句对”的形式。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这个开头是单刀直入式的,点明了题意,说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诗句写完“西见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写“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书信——千行泪”,这句通过“一行”与“千行”的强烈对照,极言纸短情长。“千行泪”包含的感情内容既有深厚的恩爱,又有强烈的哀怨,情绪复杂。此句写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与下句重复;同时,写出了寄衣时的内心活动。“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句用虚拟、想象的问话语气,与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妇心目中仿佛严冬正在和寒衣赛跑,而这竞赛的结果对她很关紧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妇心中的操心。这样,每一句中都可以划一个破折号,都由两层意思构成,诗的层次就大大丰富了。而同一种句式反复运用,在运用中又略有变化,并不呆板,构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语气。声调对于诗歌,比较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具有更大意义。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叹”、“永歌”都是指用声调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试多咏诵几遍,就不难领悟这种一唱三叹的语气在此诗表情上的作用了。

  构成此诗音韵美的另一特点是句中运用复字。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有意识地运用复字,有时能使诗句念起来朗朗上口、动人心弦,造成音乐的美感。如此诗后三句均有复字,而在运用中又有适当变化。第二句两个“妾”字接连出现,前一个“妾”字是第一层意思的结尾,后一个“妾”字则是第二层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们是重复,但对相联的两层意思而言,它们又形成“顶针”修辞格,念起来顺溜,有“累累如贯珠”之感,这使那具有跳跃性的前后两层意思通过和谐的音调过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两句重叠在第二、第六字上,这不但是每句中构成“句中对”的因素,而且又是整个一联诗句自然成对的构成因素,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有利于表达那种哀愁、缠绵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提出。诗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称呼)当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挂念,生动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猜你喜欢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
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杼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下接金山上小孤,一矶中立镇芜湖。千年形势分南极,万里梯航达帝都。

岭色远浮黄屋纛,江风寒拂白头乌。高皇事业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

百尺孤亭落照间,六朝遗迹草斑斑。
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
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
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

封邻千里挹清操,花满三城共浊醪。雅度自非时辈及,深谈不觉月轮高。

家承节烈声相应,旧隐山林气尚豪。出处与君皆有当,未将消息问山涛。

南朔东西一念中,停杯兀对蜡灯红。自从分散无消息,飞去安能苦乐同。

温生颖迈仍好修,问事不休贾长头。负墙请十不酬一,使我愧尔东家叟。

诗家不比春秋学,三传犹闻束高阁。夫何笺注斗纷然,混沌那堪七日凿。

子今去矣我一言,为问乃翁然不然。古人亦读三百篇,政也可达使可专。

只今屈首穷心力,郢书燕说滋纷惑。镂冰刻棘巧何为,名成至比敲门石。

不知清庙有遗音,讽诵要于言外得。兹行不用感别离,归而求之有馀师。

日月随人事,溪山共客情。
水清鱼避影,松静鹤留声。
枌梓怡前辈,文章达后生。
时闻扣牛角,犹愧似要名。

白雁飞残水满洲,驿亭疏雨古槐秋。平生最恶荆轲事,手障西风过易州。

兰薄有茝,玉泉产玫。亹亹含风,灼灼猗人。如金之映,如琼之津。

擢翘秋阳,凌波暴鳞。

擢翘伊何,妙灵奇挺。暴鳞伊何,披彩迈景。清规外标,朗鉴内景。

思乐云蔼,言采其颖。

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尔臭味,异苕同岑。义结在昔,分涉于今。

我怀惟永,载咏载吟。

子策骐骏,我案骀辔。进不要声,退不慠位。遗心隐显,得意荣悴。

尚想李严,逍遥柱肆。

言以忘得,交以淡成。同匪伊和,惟我与生。尔神余契,我怀子情。

携手一壑,安知尘冥。

积雨廉纤气已凄,暝云凌乱四天低。吟怀摵摵声侵竹,归思沄沄水拍堤。

东海可能均霁日,北风曾未逆阴霓。应须更问淮南米,莫厌留连鹢首西。

移家入空谷,十口堕荆榛。猛虎欲当路,怪禽如唤人。

死生吾有命,幽独自伤神。泉石非无意,终身愧隐沦。

辽西八月边风急,塞草凝霜刁斗湿。
旅雁嗷嗷思妇哀,锦机初罢流黄织。
并州快剪裁作衣,制成千里寄相思。
巧盘诘曲同心纽,附绣回旋锦字诗。
诗长字字愁胸臆,纽比连环解难得。
解难得时君莫谖,啼红认取封时痕。

人皆做得好生涯,我独生涯做便差。二亩稻田留养鹤,数弓茆地尽栽花。

弃将儒术修仙道,卖却耕牛买钓槎。更有两般真可笑,皮鞋无底屐无牙。

人自忙忙日自频,浮生几个是閒身。青山别眼曾经岁,小雨侵晴又浃辰。

近阙谁家先得日,无梅旅邸不知春。今朝送友溪桥外,野色风吹上客巾。

墓草知经几度霜,当年手泽尚生光。细看此老殷勤甚,直欲诸郎把玩长。

买椟还珠今往往,画蛇着足亦伥伥。紫阳台上真衣钵,千古何人为表章。

天地如橐钥,日月如弹丸。群生于其间,役役不得安。

纵有谈蓬瀛,望昆山,波涛汗漫深莫测,丹阙嵯峨不可攀。

采芝饵朮,倏忽凋朱颜。乘白云,周绝域,上见紫霄之宫阙。

座列群辟,酌流霞,饮玉液,龙吹篪兮虎鼓瑟。舞霓衣,振雷鼓,玉女嫣然侍吾侧。

上帝顾之而一笑,下方闻之而霹雳。吾将驱风驭,鞭云师,追羲和之命驾,使不得东骋而西驰。

自无殇夭与耄期,歌且乐兮复何悲。

列坐青郊映,容门画戟雄。
晴原猎骑外,春草舞筵中。
玉珮邀皆至,金尊狎与同。
无将灌园意,错讶楚三公。

连宵见天乳,休徵谅可凭。适兹瑞露降,粲粲如脂凝。

松柏总沾被,淑气发冈陵。甘味胜醍醐,色白犹瑶琼。

采之进九重,德化中外称。载考瑞应图,斯祥诚足徵。

匪惟人寿康,且见岁年登。小臣睹盛事,歌颂喜不胜。

宜归太史书,瑞牒光愈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