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明吏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今存词一首。
浏阳吾未到,畴昔到长沙。文定诸胡子,宣公故相□。
□□□已化,心皎月无瑕。□□寻方册,灯昏眼易花。
国运士气相终始,衣冠流祸何时已。事由我辈半激成,调停未罢绍述起。
当时特标乱政臣,丰碑矗立端礼门。子孙禁锢身系累,岭南万里犹君恩。
司空门下臣京记,夷列罪状分次第。某也首恶某附丽,前书具官后姓字。
颁之天下垂万世,天下万世不可欺。恩仇反覆竞一时,小人自为门户计。
好恶谁能移是非,石虽可毁名不灭。千载凛然见高节,史家记载未能详。
赖有此碑上论列,庆历之世已萌芽。中间蜀洛更纷拿,包荒无力伏莽发。
一时互指为奸邪,剥削隐然在元气。放逐殛流日多事,祖宗培植几百年。
可怜一网无遗类,消长从兹治乱分,官家别用一番人。
君不见厚陵松柏寒食路,社饭明年思老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