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明月照我室,揽衣起中堂。北风卷帷幔,罗袜微有霜。
崇兰委芳质,寒螀鸣近床。平生所亲者,宛在天一方。
相思无由理,况此寒夜长。单居易为感,不觉涕沾裳。
醅芽茶觜挹流泉,人世纷纷我是仙。客里自悲还自释,歙山享用已多年。
明珠金缕烂萦回,香玉连环剪不开。不把肺肝都织出,将军惟识赵阳台。
天目之山自西来,群龙回绕青莲台。千年翠气郁不散,化成楼阁重重开。
上人自是僧中气,黄鹤峰前坐来好。天风吹动杂花林,山色溪声谈未了。
昨者凤凰衔紫泥,潮音却渡海门西。海门月照白毫相,浊水倒影澄摩尼。
我亦前身许玄度,半生颇有烟霞趣。夜来八万四千言,笑对黄花独无语。
凉气先秋至,重阴接望迷。有无山远近,浓澹树高低。
鸟雀枝间露,牛羊舍北泥。支颐政愁绝,风雨过前溪。
城北城南杨柳枝,金陵三月雨如丝。天涯有客应惆怅,正是江南草长时。
落笔加弯射兕弓,抹他坡老与涪翁。贫家几处添诗料,红雨吹残一桁风。
慷慨休歌《行路难》,安排随地圣恩宽。牛车未免烦田老,升斗依然仰大官。
瘦骨可堪边塞苦,敝裘宁耐朔风寒。临歧不洒伤心泪,忧国当年泪已乾。
所亲在四方,飘萍无定处。非不数寄书,游子渺难遇。
岁晚多疾风,黄叶落枯树。望远无人归,乌鹊故相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