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吐佳花,时近君子居。君子惜芬香,且爱枝叶敷。
外饰内不德,细叶含辛毒。妖蝗群飞来,四野无嘉谷。
此木免噬啮,为尔受性独。所喜彼偶存,所悼惟脩竹。
抗节异群木,畜甘胜诸菽。坐见颜色改,无复青阴穆。
向恶尚免祸,外直恒遭戮。转首霜节至,问讯南窗菊。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簇鱼湾、沙香露滑,芳名尔雅谁记。春秧远绣蛙田阔,交上嫩苗针翠。
芦荻似。早槭槭萧萧、越渚西风起。轻船罢舣。看带雨锄青,和烟捆绿,人影乱潮尾。
江天渺,不为冰莼动思。也牵幽梦千里。水笆横截闲鸥护,尽足渔乡蔬味。
苍玉腻。等猫笋平头,小剥劳纤指。山厨煮未。认剪叶分梢,穿鲈缚蟹,担唱又盈市。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薄游东诸侯,致敬多拥彗。讫无安巢木,岁晏复反鞁。
饮马南洋桥,摩玩米芾记。蛟龙郁蟠拿,剑戟磔芒刺。
酌别表海亭,潋滟吸空翠。霜风吹鸿鹄,草野簇车骑。
日斜过云门,凌跨方半醉。垠崿乱叶滑,蹭蹬几欲坠。
悬岩半遏面,绝涧黑无地。入险难遽止,眩运不敢视。
层崖宿山家,坐久犹胆悸。居民畏马嘶,游子喜犬吠。
汲远终夜喧,月斜人未睡。柴关见星稀,枕石馀藓腻。
酒散身逾困,饥透食有味。忽闻炒椒巅,虎去失羸牸。
阴森木石怪,惨冽霜露气。黎明转重崦,呀互急幽閟。
缭绕天一线,陷日孤光细。嵌隙深且苍,白昼悲魍魅。
过午才得水,饮漱解鞍憩。却是城西河,山间更清驶。
弯环折䲔肠,诘曲乱之字。跋步重踆涉,深浅频揭厉。
林开见石田,数顷牛角锐。淳俗久深居,见人但惊避。
农妇帛缠头,应门耸高髻。破屋有村翁,无言但流涕。
举鞭为抚摩,俾说山中事。都因七十堌,卤莽各称帝。
实户三百万,食尽犹未弃。白骨与山齐,查牙谁与瘗。
幸得脱齿颊,疮残馀一臂。年来立海州,遗噍更疲弊。
边郡增仇敌,深山无子弟。闻此不忍闻,怆恍复?嚱。
海岱称东秦,山河号十二。峡口吞穆陵,渤澥捲无棣。
初从霸国后,往往逞凶猘。虢公死岩邑,恃制殆非计。
祗为残民区,每起奸雄志。窟宅多龙蛇,桃源难避世。
数日出修阻,川途渐平易。云梢见莱芜,孤城隐霾曀。
回视青万叠,乾坤屹轩轾。穿出过徂徕,背转逾汶泗。
泰山正面看,益见崇高势。目中好全齐,蒯生莫儿戏。
为告慕容超,勿谓燕得岁。
半生作宦世相违,隐退匆匆返旧扉。一路云山都不带,满船惟载月明归。
西粤曾经宦辙驰,金陵住久岁频移。归来自检行囊里,赢得钟山数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