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陆畅》一诗。后官凤翔少尹。陆畅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英年异骨总超群,况复清才绝众芬。笔下词流称倒峡,赋成人意欲淩云。
取途自合先高足,语勇何须问败军。曾作汨罗江上客,巫阳招尽世谁闻。
积雨冥蒙路不开,巑岏历尽始三台。万松怪底都相识,曾向童年入梦来。
君不见,秋空月,十二阑干照圆缺。金波半泻落苍茫,欲与人间洗炎热。
又不见,春空云,卷舒重叠成氤氲。一片飞来不盈把,翛然殿阁生微薰。
匠意经营削寒玉,方寸机关巧装束。云青月白指掌间,伐尽剡藤犹未足。
我欲扬仁风,置之怀袖中。乘时致身贵有用,乾坤阖辟谁为功。
赤日迟迟驻南陆,却忆闾阎苦蒸溽。咫尺一动摇,引领望清肃。
云有阴,月有阴,卷舒圆缺皆天心。安得春云秋月十万里,尽令四海除烦襟。
相持莫下拜,拭泪认分明。讶尔颜何瘦,令余痛失声。
饥寒留剩骨,患难得馀生。乍见浑无语,那堪悲喜并。
巫峡山头窈窕女,朝为行云暮为雨。王孙一见空断肠,便作红霞隐身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