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

山前无数碧琅玕,一径清森五月寒。
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

  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睿宗时宰相,爵位兖国公。其高祖父陆景融曾任工部尚书,博学工书,至希声一出,遂能复振家法。其曾祖陆涓为唐朝诗人,曾任阳翟令其祖父陆孟儒官至苏州司士参军。其父陆翱为唐朝诗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猜你喜欢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先生头白发垂耳,博士无官家万里。讲席漂零笠泽云,乡心断绝昆明水。

南来道者为苍公,说经如虎诗如龙。大渡河头洗白足,一枝椰栗栖中峰。

与君相见砉然笑,石床对语羁愁空。故园西境接身毒,雪山照耀流沙通。

神僧大儒却并出,雕题久矣渐华风。呜呼铜鼓鸣,庄蹻起。

青草湖边筑营垒,金马碧鸡怅已矣。人言尧幽囚,或言舜野死,目断苍梧泪不止。

吾州城南祠仙子,窈窕丹青映图史。玉棺上天人不见,遗骨千年蜕于此。

先生结茅居其傍,归不归兮思故乡。尽道长沙军,已得滇池王。

伏波南下开夜郎,乌爨孤城犹屈强。青蛉绝塞终微茫。

忽得山中书,苍公早化去。支遁经台树陨花,文翁书屋风飘絮。

噫嘻乎悲哉!香象归何处,杜宇啼偏哀。月明梦落桄榔台。

丈夫行年已七十,天涯戎马知何日。点苍青,洱海白,道路虽开亦无及。

丹楼彩日画中看,初上鸾坡举步难。劳动九重前席问,绣衣门外立天官。

客舍灯花开似锦,寒屏有梦惟鱼。新来喜得弄獐书。

蓝田秋产玉,碧海夜生珠。

绣褓画襕初试浴,遥看紫气充闾。君家原有旧鹓雏。

他时汤饼会,啼听是何如。

山青云白楚天涯,驻节山中白昼迟。纵是无边清兴好,知音谁与和新诗。

深宫窈窕断人烟,春去春来只自怜。
共说髫时花底乐,游郎无数看秋千。

古驿经过少,空庭鸟雀多。我来正摇落,奈此岁年何。

野薮萎平畛,寒露一何早。凝霜一以零,兰蕙亦众草。

美人中夜兴,忧心惄如捣。玉石诚靡别,妍华恃畴保。

瑟瑟谷中松,见者岂不宝。良无匠氏顾,叹息岁将老。

杵臼程婴事不同,托孤犹足亚桐宫。高风千载无人继,一节还宜数霍公。

蕉溪高半天,上有飞来泉。源不出天上,乃在山之颠。

龙深诚叵测,觱沸清且涟。达人因而井,汲引通衢边。

往来除烦燥,心体复自然。舒徐遵王路,荡荡无党偏。

愿加井甃功,井井期蝉联。王明并受福,井道功浑全。

衣剑符图有子传,生如孤凤蜕如蝉。方留橘叶聊供母,谁信桃枝已得仙。

萧索帘帏通素月,玲珑环佩曳空烟。麻姑坛上花姑老,想共乘鸾欲著鞭。

幽兰生石上,楚楚含朝晖。微飙度前楹,清芬袭我衣。

承彼雨露恩,采之当及时。持以遗君子,勿随秋草萎。

菊日红圆敛,鹅山翠仄流。
过风高动树,出月直窥楼。
浪迹无关世,羁心不共秋。
明朝渌水泛,别与白云留。
不与百花竞,春风蓦地生。
故将天下白,独向雪中清。
我辈诗仍要,谁家笛自横。
岁寒堪共老,髯叟十年兄。

良朋不忍别,况复在他乡。诗酒情缘浅,风尘岁月忙。

即今谋一面,从此锁离肠。后会知何日,临歧泪数行。

四百峰头长是春,登临未暇愧尘轮。芙蓉朵朵霞光粲,梅树重重月色新。

翠羽有情啼觉梦,丹砂无路觅通神。后游直欲跻金璧,渺海凌霄快我人。

百丈飞泉悬碧嶂,七层危塔俯平冈。禅心孰果参莲界,故址今犹剩竹房。

径绕微风松籁古,坡涵晓露枳花香。摩挲宝祐残碑字,高阁当年接渺茫。

今朝腊月二十,衲僧门风壁立。
进前拟问如何,劈面老拳箭疾。
桥上山万重,桥下水千里。
惟有白鹭鸶,见我常来此。

微雨湿凉烟,暮色霭然至。钟声出白云,知有云中寺。

草根乱虫鸣,列星森就位。远火照江村,流萤忽如坠。

浩歌下烟萝,一静了万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