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
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
好士一生心耿耿,阅人多中目耽耽。
芹宫会讲晨留榻,柏府程书晚驻骖。
道路漫从泷吏问,姓名先得峒民谙。
蛮音啁哳初难辩,海味珍奇素所甘。
画鼓发船驯巨鳄,青衿拥座听春蚕。
文身俗在能无教,可语僧来不放参。
龙墨污唇闲吮笔,廌冠笼发老胜簪。
敷文圣代今同契,典礼仪曹夙陋聃。
逢石只应呼丈拜,歃泉宁复似渠贪。
花明蕉荔供行色,味杂槟蒌当酒酣。
故国乾坤惟欠雪,莫年山水定工岚。
清风入诵炎蒸散,化雨随车槁瘁覃。
骏骨收时忘牝牡,色丝成后看青蓝。
赠行已乏金兼百,饯饮何妨爵过三。
往事莫言温室树,殊恩还忆上林柑。
鸾墀宝玉留情献,蜃窟遗珠借手探。
转眼又期归报最,坐移邹鲁到琼儋。

  陆容(1436—1497),字文量,号式斋,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逼枕溪声近,当檐岳色寒。
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县官促里长,堂下鞭扑俱。
不体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问彼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请郡去,预喜民将苏。
每观二千石,结束辞国都。
丝鞯加锦缘,银勒以金涂。
兵吏拥後队,剑挝盛前驱。
君又不若此,革辔陪泥乌。
欵行问风俗,低意骑更驽。
下情靡不达,略细举其麤。
曾肯为众异,亦罔为世趋。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病臂懒缠长命缕,破衣羞带赤灵符。樽中有酒不得醉,忆著三闾屈大夫。

吾事今七十,非杖事能行。
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鳖争。
皮里气不充,骨中髓不生。
安能勉筋力,笑傲云霞轻。

铸铜为鉴,整饰容颜。修尔法服,正尔衣冠。

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
故人是邑尉,过客驻征轩。不惮烟波阔,思君一笑言。
斗柄转春城,向暖小桃开彻。不似今年正月,过深冬时节。故将新巧发阴机,春事未容说。且就驱云风帚,埽西山晴雪。
归心喜便风,孤棹出吴淞。
急雨捎寒浪,残云逐断鸿。
渔人舟是宅,龙伯水为宫。
浩荡烟波里,长吟兴不穷。
咏秋日海棠

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风特地开。

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恨燕莺期天样远。

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风犹带酒。

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

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

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

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

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

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恰与东君别,又被西风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

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不幸遭风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

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归隐柴桑计已成,行歌曳履作商声。朝廷有诏徵遗逸,刺史无人识姓名。

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西风茅屋年年捲,惟有黄花不世情。

士衡多奇才,儒术何渊深。少年作《文赋》,吐秀含规箴。

遭谗卒遇祸,白日云为阴。一闻华亭鹤,遗趾尚可寻。

东皋二月春草生,江边放牛花雨晴。牧儿唱歌牛吃草,稳坐牛背随牛行。

牛角攒攒耳湿湿,断陇荒陂随意入。烟蒲风柳不胜情,日暮归来荷蓑笠。

我本山林牧牛叟,滥著朝衫今白首。拟买江南黑牡丹,乞取闲身老农亩。

春到南天雪不飞,关山落落壮心违。久无雁过书难得,五见梅开客始归。

老屋杉篁寒色健,故园菘芥晚烟肥。还乡富贵惭何有,且试斑斓莱子衣。

万叠苍山朔气浓,雪花开遍玉芙蓉。皂雕飞处青云近,骢马行时紫塞重。

家在江南书万里,身居冀北禄千钟。生来自愧承恩厚,华发萧萧未策功。

一即一切,实际理地。一切即一,本来无物。拈起也,吒吒沙沙。

收下也,绵绵密密。三界长时独露,十方无处容身。

孤峰顶上倒行,十字街头横卧。目视云霄则且置,鱼行酒肆作么生。

师渝于江,于湘之东。师如雷冯震,衡岳以攻。一夫为逆,多方则病。

播虐抗有德,我人斯奋,卒归厥命。归命伊何,衡人之灾,衡盗所家。

追奔逐北,犀甲雕戈。虎旂龙节,天威所加。帝臣如虎,帝师貙武。

烈烈旓旌,渊渊金鼓。嶷嶷绥章,啴啴戎路,莫我敢拒。

右刈武陵,左扫星沙。磨崖岣嵝,我功孔嘉。戎马晨服,候烽夕遮。

剿绝恶本,敢遗萌芽。其恃枫木,其恃辰龙。震之拔之,自西自东。

陟岭逾徼,于山于川。远招迩归,囚豪解颜。东西合师,进次于沅。

孽童日蹙,怙凶忍顽。左捣其虚,右攻其坚。载辟载韨,会于中权。

既克于沅,沅人。如日之升,如霖遇晞。以肉其枯,以勍其羸。

式歌且舞,以乐我师。南讫罗施,来迎壶浆。鸣鞞铜鼓,洗兵盘江。

彼寇舆尸,昼匿宵奔。滇人荒荼,待我于门。凡此滇功,惟天子乃成。

古者推毂,梱外以行。今者决胜,一秉庙廷。孰是遗孽,而廑睿明。

师徒浑浑,渐集于滇,惟天威式监。官臣恪守,乃获其丑。

保大定功,流声焉穷。

邂逅逢君泪满襟,殷勤重话岁寒心。还元阁上秋风急,尹树堂前暮色侵。

初服不随沧海变,高情长与白云深。暂时把臂还成别,欲访幽栖何处寻?

灵查秋泛海天凉,五夜心悬燕寝香。总为至尊忧社稷,汉臣何必薄淮阳。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