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

我闻美玉地所秘,出为世用自有时。
譬犹景星与庆云,千载往往一见之。
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
岂惟苍翠实相似,温润清越璠璵姿。
细看高广类墙壁,以璧名之故其宜。
剜劖不已石无尽,此窟未易窥藩篱。
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
钱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烟岫纷参差。
君于其间日成趣,长篇短句挥蛟螭。
乃知地灵不爱宝,要令景物求新诗。
顾我与君无半面,牵帅阿咸难固辞。
沽哉沽哉吾与玉,它年相见期相知。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春潭足芳树,水清不如素。幽人爱华景,一一空山暮。
月出潭气白,游鱼暗冲石。夜深春思多,酒醒山寂寂。

蜀冈头。记狂夫、旧日曾游。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

老矣先生何求。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

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落叶卷风雨,客愁仍去年。背镫三峡水,欹枕九江船。

预想他时话,须妨此夕眠。南湖烟翠色,应湿草堂前。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羡君绝粒事清脩,袖拂红尘隘九州。东泛巳轻杨子渡,南行期上岳阳楼。

逍遥欲弃巳间世,浪迹真成汗漫游。我亦采真元有意,相携何日到瀛洲。

跨马人梳堕马新,琼花飘点舞衫匀。冲寒越显凝酥面,避雪微欹削玉身。

比拟须存林下气,扫眉羞效里中颦。庭中一道纤纤印,散乱银杯惑醉人。

吴郡为僚日,如公最妙龄。众寻归鬼录,独出佐王庭。

道丧思人物,公存尚典刑。伤哉今亦逝,唯我老零丁。

闻君春到石头城,将妾和儿赠友生。此事太奇终有悔,天恩难断可无情。

既归白业家何定,欲返黄州路未平。江上故人多古义,东郊应与结茅成。

坐拨鹅笙。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人间天上,绛幄银屏。

回头蓦听歌声。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

九霄忽飞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摇曳宫袍,起居八座,满床牙笏堪擎。

喜班中玉笋,平添取、一半参苓。返瑶京。两行莲炬,分照西清。

万马奔腾,钱江上、横流无定。但满眼、风光似练,晴山如桁。

禹穴苔生封古篆,蔺亭草没馀荒径。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天阴瞑。

呼君子,潮声应。吊西子,溪流映。叹十年生聚,而今安剩。

指点六陵衰草外,鹃啼长唤行人听。笑书生,吟遍古江东,随鞭镫。

都门柳色绿纷纷,惆怅南园此送君。䫈海驿程须给传,国朝字学要同文。

鼓来野庙迷蛮鬼,火燎山田落瘴云。藉有槟榔与藤酒,冷官聊复送朝曛。

山墅为防栫棘篱,石田攻苦勾茆茨。宗公敦实贻谋旧,孙子滋华食报迟。

髦士固从农子出,白民因感圣王知。挥毫亦著扶犁手,击壤狂歌乐不支。

县酌群山置,亭因古堞安。幸无多检校,于以小盘桓。

潦倒渊明酿,凄凉子贱弹。杖藜听夜鹤,世虑苦无端。

之子不得意,南行无怨辞。官河人杳杳,客路雨丝丝。

古木淮阴市,春城孺子祠。悽然千里别,为赋《小星》诗。

道存甘拙守,时艰惭幸生。在昔缪有寄,所至皆名城。

感彼民物忧,违我泉石情。一朝印章解,归来读且耕。

年登衣食足,心閒文字精。侧身鸥鹭中,尘网何由撄。

蜡炬摇红纱隙冻,沉香帐底鸳鸯梦。
芙蓉波冷薄霜凝,一夜离鸾忆单凤。
梧桐金井啼曙鸦,梦郎封侯归妾家,开门自扫枇杷花。

窗中远看眉黛绿,尽是当年歌吹愁。鸟语夕阳人不见,蔷薇花暗小江流。

出城五里凄无宿,清境光辉日遍曝。
水仙飞结空中楼,佛香吹化莲花国。
老僧坐久忘身心,夜凉恍住蛟人屋。
何当使我出世愁,苔迳幽窗鸿弄艺。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