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 其十二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1629—1701)江南常熟人,字遵王,号也是翁。贯花道人、述古主人。少学于族祖谦益,深受赞赏。所居述古堂,多善本书。绛云楼失火后,所余书籍及谦益之诗文稿,均归述古堂。所撰《读书敏求记》,于板本原委,叙述甚详。又为谦益《初学》、《有学》两集作注。另有《述古堂书目》及《怀园》、《莺花》、《交芦》、《判春》、《奚囊》诸集。
  猜你喜欢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
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

玉鉴和鸣鸾对舞,宝枝连理锦成窠。东君造化胜前岁,吟绕清香故琢磨。

西麓与东峰,前缘得二翁。
雅心千古上,慈汗一尊同。
猛省尘埃梦,饱参松竹风。
黄绮在何处,我欲问冥鸿。
临江久徘徊,再读徐孺碑。
交游飒向尽,到今耆旧悲。
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落花带雪埋芳草,
春雨和风湿画屏。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
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

三尺丝桐追古意,一床文史伴閒身。宁甘岑寂配前哲,羞逐纷华溷世人。

遵辖喜投延上客,莱衣时戏奉偏亲。由来善恶如冰炭,寄迹于今动择邻。

狗监离宫承宴欢,掖庭通晚不回銮。
那能夜夜长门里,银烛薰衣待漏残。

高卧丘园岁月赊,闲将抱瓮作生涯。悠然得道忘机处,笑看纷纷两角蜗。

齐城笳鼓玉音开,漳水楼船素幔回。国运能堪倾栋厦,主恩已自彻泉台。

百身莫赎千秋泪,万事空悲一代才。忍听雍门琴里调,牛山凝眺不胜哀。

十月黄河道,舟行浊水泥。
今晨见清浅,不觉散凄迷。
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
可知茅屋近,忽听一声鸡。

梦入清斋路未真,觉来怜旧转伤神。荀陈谊重干霄汉,苏颋才华出世尘。

一醉乡心时自起,三城秋事总忧贫。巴歌敢谓酬双璧,聊写相思寄羽鳞。

膏车何草草,遥遥万里道。
远道莫致思,倚轮望见之。
只轮不可行,去客难为情。
驾车策马轮已远,肠中车轮载君返。
相唤此山来,狂风吹我衣。
把酒桂花下,山云片段飞。
掩门雨初滴,开门月还上。
倚树看月明,半山闻雨响。
人间有佳景,诗句颇发越。
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

招提郡西北,旧是虞翻苑。祝发来南能,禅林契深眷。

兹维风与幡,心动随所转。见道发高言,宗风垂一线。

我来趁媛凉,徙倚石栏遍。池荷已萧索,倒影开镜面。

东为菩提坛,夭矫虬龙见。遗植传齐梁,修条郁葱茜。

霜皮经雨缁,露叶迎风颤。想当结子时,累累若珠串。

闲登卧佛楼,梯级绝攀援。为感法门衰,津梁岂应倦。

岿然铁浮图,千像孰锻炼。舍利知有无,恒人罕流眄。

藏经在一室,贝叶堆千卷。缅怀唐相授,莫睹滩哥砚。

日永钟磬闲,深林坠花片。暑气不侵人,临流撤纨扇。

尘事苦匆迫,佳游谢谈宴。渐觉暝烟生,徘徊有余恋。

几晏林间宿,初闻况夜晴。漱寒醒客梦,飞响应山鸣。

深涧松风静,幽人石室清。谁人能为我,写此入琴声。

朝三暮四一何少,暮四朝三何太多。多少未能知数量,有无从此见殽讹。

不殽讹,唵苏嚧,㗭哩萨婆诃。

且就关山赊月色,何妨复岭一登高。神皋共庆丰年乐,广武宜知稼穑劳。

紫殿驾车轻绝塞,严霜杲日动征袍。十年未雪辽山耻,不斩楼兰负宝刀。

东村有松桧,柳村满杨柳。我家住村东,来往村柳久。

浮阳起郊原,游衍及亲友。取荫东柳村,常倒尊中酒。

风霜倏摧厉,此意遂相负。吾庐翳松桧,摇落殊未有。

竹径高台出,层轩四面开。千秋亭上酒,五月笛中梅。

远水环山尽,晴云带雨来。苍茫烟柳积,琐屑乱莓苔。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