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银床,阑干外、暮云千叠。凝望眼、一天凉露,断蝉悽咽。
玉宇犹涵遥海雾,金风欲动高梧叶。更谁家、少妇倚楼时,闻孤笛。
杨柳岸,菱歌歇。摇落尽,江潭色。倩长绳难系,尽教虚掷。
纨扇不须怜素影,银河亦自伤离别。问何人、吹彻玉笙寒,眉峰碧。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飘飘勒马出城闉,箧里还为席上珍。荆玉始分三献日,琼林终折一枝春。
惊天动地文堪掷,捉月拿云手定伸。正遇汉庭新用赋,子虚须属茂陵人。
歌舞冈非昔,祥兴事亦阑。崖门传驻跸,辇道忆呼銮。
一代降王去,千秋正气完。抚时思往迹,感激发遥叹。
几生修到,算梅花有福,得侬弄玉。只是清寒贫骨相,哪值珍珠百斛。
挂月枝斜,扶烟影瘦,相伴人双读。道春去也,一分留贮金屋。
侥幸雪立程门,经传马帐,画理时评拍。墨沈淋漓香满壁,颇忆快晴小筑。
千点含愁,数行留别,好当阳关曲。前身漫拟,恐它姑射嫌俗。
紫骝卸玉羁,故人来齐安。昂藏河朔气,两鬓萧萧寒。
为言三载别,歧路各漫漫。燕秦二千里,浮云会江干。
雪堂寂寞秋,倾盖暂盘桓。片言泻黄河,随风生波澜。
蛇虺横江湖,噬螫太无端。湛卢不在握,徒手空长叹。
明日东西别,征车不可攀。
眉梢分翠,唇尖横玉,柔脆未输莺骨。越侬也解折閒花,似倦采、秋香细蝶。
枕鸳移并,晨凫嘶杀,红浪才翻魂怯。双眠那得到黄昏,又几见、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