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古调奴

我有山童名古调,不育经,
不礼祖。解搬榾柮禦冬寒,
随分衣裳破不补。会栽蔬,
能种芋,千山万山去无懼。
释谷泉,衡岳芭蕉庵住持,一号大道禅师(《五灯会元》卷一二),泉州(今属福建)人。受法汾阳善昭禅师,乃临济宗南岳下十世。朝归放浪湘中,参谒慈明禅师于道吾寺,住灵峰寺,后移住芭蕉庵。嘉祐中卒(《禅林僧宝传》卷一五),年九十二(《神僧传》卷九)。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吹笛皆学龙,吹笙皆学凤。
又於笙笛间,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众。
况於真出音,千岁不复梦。
尔为学笙欤,颇已臻妙弄。
三春草草眼中过,未抵三冬乐事多。
烛焰双了红再合,酒花半蕾碧千波。
孤寒霜月双相似,跌宕雪风谁奈何。
道是闲人没动绩,一枝樵斧一渔蘘。

足音答答来,多在雪楼下。尚忆附爷耳,指问壁间画。

三陵营治长景献,次及两宫又三殿。

役夫苦役荷校逃,心计口画手布算。官物献媚输中官,中官甲第青云端。

帝登云台惨不悦,多是民膏与民血。怜念旧劳落一秩,乾没如山号金穴。

珠围翠绕何纷纶,居然三十六宫春。各具衣带随所服,竹枝蘸地羊推轮。

严惮其妻老弥悍,风雪天寒背浃汗。命取吴中诰敕来,高声诵之声如雷。

代草翰林故解事,终篇乃无一廉字。群婢窃笑斗屏间,司空见惯如等闲。

昔年曾作凤台游,万里长江入望流。龙虎峙形长拂阙,金银厌气谩成丘。

眼空八表人间世,兴寄三山海上洲。却笑古人多事在,烟波云月起閒愁。

危哉穆陵关,高出众山顶。地势愈觉宽,天宇相回迥。

林木何萧森,首夏风色冷。山楼宇一登,眺览恣遐骋。

沂岱环西阴,淮海接南岭。齐州走北川,扶桑控东影。

道里会一门,山川挈要领。缅思千古前,豪伯互吞并。

齐履空复然,秦蚕已侵境。干戈被长峦,生民困鱼鼎。

于今天道旋,四裔守安静。山行昼落然,水宿夜无警。

顾我观风人,符节得屡秉。作诗纪兹行,传与山将永。

欲买丹青写十洲,谁知茎草即璚楼。真山真水无人画,笑杀当年顾虎头。

叶茂林,报主颈血怨主心,心心爱主翻成怨,为主不死辱更深;

慷慨刎喉先主死,焉怨视主汤火燖。嗟哉累累若若辈,身濡鲜血献黄金;

缓死须臾竟死矣,遗臭万年讵可任。惟有茂林终不死,长使忠义发哀吟。

征东留滞一年年,又向军前遇火前。画出鹢舟宜祓禊,
镂成鸡卵有秋千。澄明烟水孤城立,狼藉风花落日眠。
赖指清和樱笋熟,不然愁杀暮春天。
四时那得如秋清,夜静无人琴有声。
月华如水不动尘,无端耳畔寒蛩鸣。

岁尽为今夕,家乡近若何。书缘遥路断,客向别愁过。

日月随人老,杯盘且自歌。亲知余未反,休更倚门多。

芙蓉香冷箫声杳,月淡烟青楚宫晓。
仙禽不语雪衣轻,相逢却恨秋风早。
土花翠浅霜露濛,山梨小结丹砂红。
主人醉倒不知春,梦回故苑寒云浓。
夫人皆薄离。
二友独怀古。
思笃子衿诗。
山川何足苦。
随梦入池塘,无心在金谷。青风自年年,吹遍天涯绿。
水府乘闲望,圆波息跃鱼。从来暴泥久,今日脱泉初。
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龙门应可度,鲛室岂常居。
掉尾方穷乐,游鳞每自舒。乘流千里去,风力藉吹嘘。

一沤一发一如来,处处圆明性地开。难得甘黄挛下泽,莫因寒拾钝天台。

尖风冷月无边相,瘦竹孤花未易才。山鸟不知吟啸事,看人开卷辄疑猜。

野草凡不凡,亦应生和出。锄夫耘药栏,根不留其一。
良田本芜秽,著地成弃物。人生行不修,何门可容膝。
不唯不尔容,得无凡草嫉。贤愚偃仰间,鉴之宜日日。
人生厌别离,老去更何为。
独对清明雨,闲吟社日诗。
野蜂成蜜早,海燕入帘迟。
未尽寻春兴,庆须愧后期。

纵步青萝嶂,吟边景更宽。沙纹潮落见,山色雨馀看。

汀草含清韵,江猿啼暮寒。娥祠重致敬,忍读汉碑残。

蝶子寻花逐逐忙。一溪春绿腻归航。杏烟深处读书庄。

织柳欲成莺衬贴,垒巢未就燕商量。迎人小犬出东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