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首 其五十一

去年十一月,笑别下钟阜。今年九月中,行见朝天路。

去住既无心,动静非取与。平生安乐法,此意同谁语。

四明昔尝到,诸刹皆可数。山川气象雄,麟凤栖迟处。

今思昔日游,岁月二纪许。岂谓临晚景,侯伯重相顾。

开缄读来书,丁宁见毫楮。姑苏二千石,眼高照天宇。

我昔昧平生,今见开心腑。欣然乐与行,方鸣集众鼓。

先师未了底,今日应须去。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寂无人语断回程,日落未落孤山横。
平湖水阔何许去,傍竹边松自好行。

庭际花枝袅,帘前汉渚横。断肠何必问吹笙。但见海棠叶上、露星星。

墙月深深照,炉香细细零。谁家闺妇又砧声。搅得梦魂无赖、不堪情。

枫叶飞。柿叶飞,飞逐宫鸦何处归。归来玉殿非。

拔龙旗。卓雕旗。猎火山山烧翠微。牛羊蔽夕晖。

华发对山青,客梦零星。岁寒濡呴慰劳生。断尽愁肠谁会得,哀雁声声。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冰。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鸂鶒斜飞处,云阴日半塘。渔郎歌倚棹,蚕妾笑提筐。

鬓湿簪花露,裙沾斗草香。同行暂犹好,归路莫嫌长。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枕边风雨过今春,起步园林已绿阴。
更向坡头望湘浦,水云无际绕遥岑。

鼓角声中漏未终,衣寒官烛屡销红。百年海岳回元气,一代文章有古风。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

隐几淡无虑,日斜偶启关。鸟声寒过竹,树色静疑山。

世藉《六经》重,天留一老闲。落霞江岸远,如为映苍颜。

清明不雨只狂风,竟日尘沙起半空。四海疲民皆白骨,人间无泪洒春红。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窗扉有生意,山间春到时。长安冠盖尘,游哉不如兹。

西畴将有事,老农真吾师。不见元鲁山,梦寐役所思。

遗山乃其后,僻处政坐诗。时复一相过,照眼珊瑚枝。

奇书多携来,为子卧听之。

春色映澄陂,涵泳且相随。未上龙门路,聊戏芙蓉池。

触浪莲香动,乘流叶影披。相忘自有乐,庄惠岂能知。

冰簟嫩凉生。断梦难成。一庭梧影剧凄清。依约旧时携手地,淡月笼明。

忆否曲阑凭。琴语初停。乱虫莫更作秋声。零露渐晞星渐转,楚魄频惊。

千年露液何曾酿,五色霞衣不用裁。
小史调笙铺席罢,金笼鹦鹉报花开。

羌笛何劳塞北吹,江南何处不寒梅。千秋寂寂无人看,独树亭亭对客开。

偏为咨嗟惟尔念,是谁移种待君来。纵留一曲安能唱,恰似朝歌墨子回。

才名登仕路,芝綍奉龙光。
出宰神仙邑,吟辞鵷鹭行。
烟波迎去棹,图籍富行装。
淮月蒹薜影,江风橘柚香。
新诗留禹穴,旧理过钱塘。
市井鱼盐聚,亭台水石凉。
云山接秦望,花木胜河阳。
暂布惠和政,即看鹏翼翔

男儿忧道不忧贫,匣有焦桐箧有文。却访姑苏台下隐,满船明月一溪云。

精舍长干绕,清池曲路通。
双桥云影上,疏雨梵声中。
晚岫沉孤翠,秋英吐艳红。
嘉辰聊一醉,世路漫西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