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
疏影横斜。是孤山往日,处士人家。幽香共谁寻觅,月色轻纱。
不管清寒攀摘,一枝罥、流漾平沙。春风又相遇,涴地尘缁,穿径苔遮。
芳心萦系久,却翠藤倒挂,俏露芳华。柔条披拂,倩谁寄与天涯。
夜月沉沉妆阁,擪笛声、愁落琼葩。缤纷压寒碧,缥缈仙云,隐逐钿车。
花也谁怜,竟绿章、不乞春阴相护。倚竹袖寒,西风又伤迟暮。
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知否,惯含颦、弄影满身凉露。
人意更凄楚。问绛蜡高烧,几家歌舞。独凭画阑,减却旧时娇妩。
冷落芳丛,怕尚有、红妆偷妒。心苦。斸愁苗、为移瑶圃。
木落长空高,霜风凋百草。此时新安客,夜梦宜春道。
经纶方欲展,归计一何早。岂无五色线,黼黻衮龙好。
所悲本素丝,彰施非我抱。自从居官来,衣裳屡颠倒。
萋斐成贝锦,危机固难保。况以羸病躯,当此百忧捣。
故山松菊晚,三径复谁扫。归耕实吾事,岩穴聊养浩。
不闻尧舜世,巢由亦高蹈。勖君青松心,永保冰霜操。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
凝伫。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高堂有旨酒,列坐有嘉客。相逢燕赵徒,携我酌春夕。
香雾蒙玉壶,飞花落瑶席。狼籍驼蹄羹,照座浓琥珀。
美人红罗襦,微微送廊芗泽。酒酣闻浩歌,歌声惨不怪。
劝客尽此觞,光阴如电激。今日清镜颜,明日青山魄。
百年不可知,须为目前惜。四座感此言,举觞更浮白。
乐哉此夕饮,髡亦能一石。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