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

重门掩松篁,杰阁戛霄汉。
溪流水晶软,石栈云母粲。
清游不可失,微劳敢言惮。
斜阳无相催,我欲濯尘汗。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毛竹千丛蔽野亭,晓猨惊后乱峰青。
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紫殿深沉频视草,缁帷寂寞自飞萤。
振衣本为苍生起,肯向荀家祇聚星。
老过日斜时,贫唯悬磬室。
释耒著青衫,自顾亦何得。
方作斗升计,敢惮簿书役。
相观摩善道,正赖朋友力。

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一语首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睡熟不知风大作,到晓犹闻波浪声。起坐觅纸欲题句,却忆远人无限情。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棠棣阴中更唱和,嘉宾助勇气如云。
势孤屡欲拱降手,恐辱高沙小使君。

宝剑金符笑此身,灞陵今是旧将军。榻前未上征辽疏,囊底空留谕蜀文。

七十亲闱双鬓雪,八千客路一鞭云。何时归棹烟江上,閒对沙鸥洗瘴氛。

晨发大河上,曙色满船头。依依树林出,惨惨烟雾收。

村墟杂鸡犬,门巷出羊牛。炊烟绕茅屋,秋稻上陇丘。

尝新未及试,官租急徵收。两河水平堤,夜有盗贼忧。

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

斗鸡五坊市,酣歌醉高楼。绣被夜中酒,玉人坐更筹。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短褐常不完,粝食常不周。

丑妇有子女,鸣机事耕畴。上以充国税,下以祀松楸。

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人家废耕织,嗷嗷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河源天上来,趋下性所由。

古人有善备,鄙夫无良谋。我歌两河曲,庶达公与侯。

凄风振枯槁,短发凉飕飕。

君亭摇鹭羽,我树下鹂黄。政尔无何境,能来底处乡。

搜寻疑日短,吟讽喜风长。独愧非韩敌,联诗效纳凉。

劲风归巽林,玄云起重基。朝霞炙琼树,夕影映玉芝。

翔凤晞轻翮,应龙曝纤鬐。百谷偃而立,大木颠复持。

江流曲似九回肠,愁思非春亦自伤。
明月不知人世变,夜来依旧下西厢。
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贫。
南北东西九千里,除兄与弟更无人。
几年音问绝,此夕更关情。
寒雨人孤坐,残灯雁一声。
干戈犹故国,贫病自空城。
惟有琴堪诉,愁深弹不成。

陟岭看山趣不稀,归心迢递宛如飞。家林想在空濛外,一带螺江隐翠微。

九月九,一句说。
有准绳,无柄欛。
惟有陶靖节知缝罅,悠然见南山,
笑傲东篱下。
兔马有角,牛羊无角。
智不到处,切忌道著。
拈得鼻孔还失却。
溪桥人度柳青葱,困卧羁孤雪鬓翁。
鹭宿烟沙晴复暖,鸡鸣茅店雨连风。
早年史册书名节,晚岁燕然妙勒功。
急诏凤池归去客,紫宸殿后看鞓红。

石阑迥倚水天遥,落叶声多马不骄。回首卢河下雄县,国南门外第三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