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 其七

一阳生,万物萌。天本清,地常宁。四时行,万汇成。如纬经,如权衡。

天心平,人心诚。日月明,鬼神警。方知天地分浊清,古今无亏盈。

圣泉拄杖犹通灵,敲骨出髓。方悟从上诸圣碗鸣声,犹较芭蕉半月程。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炙背可以献天子,
美芹由来知野人。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
笑接郎中评事饮,病从深酌道吾真。
中年为别不堪忧,束发登门到白头。
南省望郎仍国士,东方千骑更吾州。
彭翁老寿终遗骨,燕子飞来只故楼。
知己难逢身易老,烦公置醴我归休。
本是住林深,浮云载出林。
蹒跚多病脚,邂逅十年心。
破鼓饥甘饭,残镫老醒吟。
我来相访外,梅竹是知音。

道旁逢群羊,问羊将何之。朝供大官膳,踯躅未自知。

觳觫此何罪,无乃刍豢为。肥躯躅报德,鼎俎安可辞。

宁辱泥涂中,故人所以悲。

梅格依然在,诗家莫认桃。纵烦金井水,终近楚人骚。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真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放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紫府烟霞士,玄宗道德师。心将万籁合,志与九仙期。

绝俗遗尘境,同人喜济时。访经游玉洞,敷教入瑶墀。

茅岭追馀迹,金坛赴远思。阴宫春旧记,阳观饬新祠。

缅想埋双璧,长怀采五芝。真灵若可遇,鸾鹤伫来兹。

长门丝柳锁春晴,黯黯飞花对画屏。一自香风开绣户,坐听团扇起鞭声。

霄衣想见宫云烂,疏草争传海日明。辛苦万几惟补衮,伫看垂拱瑞河清。

横雨狂风三月馀,柳塘水涨起潜鱼。花明兰渚坐垂钓,叶暗芸窗好读书。

何处观灯好,琳宫禁御西。星桥通碧落,云网缀丹梯。

梅畔春犹寂,松梢月渐低。传柑谁得句,痛饮忆宣溪。

著花深处景为迟,渔郎寻觅也情痴。衣香共到湖边路,雨过谁怜竹外枝。

春色莫教随逝水,芳容相笑逐时宜。当年陶令偏多感,渡口流传绝妙词。

木天清切久徊翔,丽藻承恩侍建章。每自含香归第晚,时因退食广筵张。

春风拂槛花枝绕,燕子窥帘柳浪长。要识仙凡原不隔,瀛洲何似帝城傍。

欲友千年杰,须寻万卷书。谁言皆注脚,吾喜得权舆。

谟典唐虞盛,文章秦汉馀。缘君纵目览,这莫笑蟫鱼。

孤生易成感,所历多艰虞。况兹倦旅食,荏苒岁复除。

冰雪寒更栗,江城清夜徂。有生古所嗟,譬若行远途。

途远日渐短,营营何所须。江汉无回流,日夜鹜东趋。

寒云翳丛薄,兰蕙亦荒芜。但励贞松操,焉知有菀枯。

梅破猩红罅。倚寒窗、乍牵往事,揉如嚼鲊。曾记何时亭子畔,人艳花光交射。

只立在、月明林下。重幻罗浮真不易,想荒凉、地面思来怕。

折一朵,鬓边挂。

香堪酿酒仙桨泻。正羁人、萧条旅馆,和香入画。做到灯残人静后,愁杀丁东铁马。

还閒着、花宫钟打。我是花神前世我,在花閒、自觉情多者。

石作枕,花为藉。

雨堤杨柳拂新亭,怪底游人懒踏青。
手撚梨花成小立,半窗湖水雨冥冥。
底事京尘踏软红,又随征棹过吴松。
人家半在桑枯住,春水忽迷芦苇丛。
赤蟹白鱼今稍稍,红樱紫笋已匆匆。
船窗尽日看山色,多少好山供眼中。

河洑关初启,荷塘路转幽。春深林树合,雨过野云流。

老眼花摇落,吟怀鸟唱酬。夕阳山色好,归骑更淹留。

春丁逢上日方中,涓吉修诚荐泮宫。
奠璧采玲诚可格,代庖越俎数徒充。
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
我辈因文须识本,浴沂好咏舞雩风。

西风黄叶点人衣,明月高楼迥夜辉。去住一般难可说,悄闻天上雁声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