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俗乐战斗,征诛专莫敖。蛇豕肆吞噬,一举夷蒲骚。
小器良易盈,举趾凌云霄。轻敌取败衄,缢死由矜骄。
浅识耻邓曼,安在誇雄豪。至今冶父山,遗迹真寥寥。
何年化龙宫,金碧争岧峣。耽耽群于菟,跪伏尾自摇。
乃知道力妙,智数何能高。曩者罗与楚,蚁忿较一朝。
慈哀洗万劫,自足消兵刀。道人结界地,远引离喧嚣。
欲礼大士塔,恨无野僧包。临风一怅望,短发空爬搔。
齐城笳鼓玉音开,漳水楼船素幔回。国运能堪倾栋厦,主恩已自彻泉台。
百身莫赎千秋泪,万事空悲一代才。忍听雍门琴里调,牛山凝眺不胜哀。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