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公六十五首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去却上头关,面南看经斗。
释咸杰(一一一八~一一八六),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初谒应庵,蒙印可。后分座说法于吴门万寿、四明天童。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召对选德殿。七年,迁灵隐寺。十一年,归老于明州天童景德寺。十三年卒,年九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昙华禅师法嗣。有《密庵咸杰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倚阑闲捻生绡扇。新凉庭户微风转。疏雨断檐声。淡云开晚晴。
蔗浆寒浸齿。枕簟清如水。相忆不胜愁。月来帘上钩。
欹枕听寒更,寒更发还住。一夜千万声,几声到君处。
曾依岳麓听鸣泉,亦泛朱陵石鼓船。
所欠平生惟白鹿,暮年来此岂非天。
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玉泉何澄清,银河移在地。戢戢万鱼头,空行渺无际。

红鳞色陆离,白小影摇曳。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

池间荇藻长,风定水烟细。可惜夕阳沈,钟声云外至。

春山生睡容,游客有归意。回首波纹平,淡月僧门闭。

齿发惊馀五十年,羲图犹未绝韦编。知几须彻无名始,观妙应窥太极前。

尼父尚留坛畔杏,元公偏爱沼中莲。蒲团坐到忘言处,瞥见西山一爽然。

禁围处处锁名花,步障层层簇绛纱。
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寄语江鸥莫浪猜,先生爱汝水潆洄。自从楚国灵均后,几个骚人到此来。

矫矫松林下,山斋喜落成。积书须善读,隙土可深耕。

习礼束筋骨,安弦养性情。更期三益友,开径每相迎。

山中有孤松,托根在深涧。磊磊多节目,偃蹇岁云晏。

岂无干云心,亦有傲雪干。萧飕起清奏,可挹不可玩。

大雅久寂寥,古瑟弦已断。美哉遗音存,伫立为三叹。

我行常山尾,高城下吾前。按辔览形势,依依见全燕。

易水开前襟,飞狐连右肩。遥想豪杰场,抚己增慨然。

薪人过我傍,一笑如相怜。指城前问余,考古今几年。

沈思未及答,行歌入苍烟。

闲房澹馀秋,低灯耿寒夕。孤明惨渐微,斜照愁俞寂。

谁念残光里,相看有羁客。

雪意满前山,苍云落寒树。扁舟人不归,想在溪中住。

徒闻扛鼎逗雄强,五载营谋治未张。玉斗抛残空泊业,赤心用尽堕江乡。

当年蔓草干戈动,近日荒台花木香。盖世诗成人不见,谁怜大将吊沙场。

春深原树绿初齐,山拥芙蓉水漫溪。
独自携筇上山去,小亭犹在万峰西。
立庙本来皆可纪,凛然英烈殆天启。
年垂八十官太师,平生所欠惟死尔。
分甘一死鸿毛轻,举世俗子何用嗔。
谁知我公本不死,眉间生气犹峥嵘。
堂堂十老皆人杰,逢辰遇合稷与契。
俨然玉立配我公,忠义文章两奇绝。
我来摩挲读丰碑,扛鼎笔力犹精奇。
定应神仙常护持,劲直千载垂良规。

天道固溟漠,世路尤险巇。吾生本自浮,与物多瑕疵。

此去知何事,生死不可期。执手笑相别,无为儿女悲。

轻醉壮行色,扶摇动征衣。断不负所学,此心天所知。

作也如何爱。读也如何爱。读也忙忙作也忙,忙里闲工在。

在也由人会。会也由人再。再添会处会逾多,多亦忙何碍。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