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木香洞府

月窗青锦麝尘寒,梦绕烟条露蕊看。但觉身轻似蝴蝶,种香风物异槐安。

(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你喜欢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烟静云娇露已晞,昼长人困杏花时。鞦韆闲倚楼台看,尽日无风彩索垂。

自别词林老冰玉,尘满胸中数千斛。忽传健檄督我诗,我诗未成君累幅。

苦君相操如湿束,强将冠屦加老禅,顿使茹荤兼食肉。

平生此事性所好,纵使戒心宁戒目。刘伶断酒忍解酲,虞七废书犹画腹。

群公左袒才两人,后有修撰前侍读。向来论议各反复,老将深机信神速。

始知诗酒非俗事,诗亦可作酒可盝。此语虽佳恨不除,悔却从前三月俗。

即当载酒携我诗,来听高谈如炙毂。

中夜不能寐,揽衣步前楹。员灵肃清穆,凉风飒以兴。

秋虫亦何悲,流响于阶庭。徘徊感节变,绵绵忧思生。

四时掷人去,忽如流电惊。立身庶及时,僶勉苦无成。

窃愁盛年迈,将与秋草并。念之不得言,俛默伤我情。

才过困人天,又把黄梅做。试捲疏帘一倚阑,小雨吹红醋。

草草百年身,悔杀从前错。来日还如去日长,没个安排处。

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

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自怜萧索今如许,无复心情到菊花。

文澜学海。落笔千言徒洒洒。家世科名。康了惟闻毷氉声。

郎君乞相。新例入赀须少壮。西北长安。欲往从之行路难。

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多态度、悠悠扬扬,轻黏窗纸。

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把溪山、好处纵模糊,须臾耳。

江海阔,风尘起。狐兔狡,鹰鹯耻。假蛮夷威柄,侵渔而已。

诸老忠良皆柱石,九重仁圣真天子。待明朝、晴霁看青山,清如洗。

竹窗思阒寂,铜博香委曲。胸中无用书,写作湘之绿。

池馆月初上,幽人时独行。焉知竹林下,有此木屐声。

春尽偶然归故园,紫藤花映竹篱门。客中况味多艰苦,为对慈亲不敢言。

春又过。那更雨摧风挫。留得浅红三两朵。竹梢烟雾锁。
把酒对花危坐。多病多愁都可。舞蝶游蜂迷道左。惜春忙似我。
蚕茧每利人,蛛网偏害物。
利害夐不同,其间仅丝忽。
灵州天一涯,幕客似还家。地得江南壤,程分碛里砂。
禁盐调上味,麦穗结秋花。前席因筹画,清吟塞日斜。

层峦飞阁势重重,十里遥闻薄暮钟。榜鹤巢边攀古木,向云升处上高峰。

光浮溪水天心月,响作涛声涧底松。洞府相传多胜迹,待随僧去访仙踪。

庭树发春辉,游人竞下机。却匣擎歌扇,开箱择舞衣。

桑萎不复惜,看花遽将夕。自有专城居,空持迷上客。

噫余瘦削不成影,见汝盈盈在上头。一世闺人齐下拜,八方园实竞前投。

移镫读曲行行怨,倚杖看云片片愁。病久可胜寒彻骨,颓然掩袂若为秋。

竹间独立时,凉风自相接。
回顾碧池中,蜻蜓踏萍叶。

日高高,蚕蠕蠕。蚕能衣被天下,不遑自保其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