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露(748年—818年)字恩叟,初名褒, 又名灌三,莆田人,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举明经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初一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至莆田,在南湖山祖坟侧创建了闽地第一所学堂“湖山书院,开创了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换来“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人文荟萃局面。由于三先生开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先河,世人尊他们为“南湖三先生”。
久客殊念家,归途渺江汉。是身如浮云,罹此无穷患。
今夕定何夕,一酌千忧散。从兹日曛酣,此意君莫间。
湖上扁舟今又归,湖南生事日且微。白蘋盈把客携酒,青薜满山吾制衣。
烽燧秋高淮海路,兵戈天急射阳围。沧江何限垂纶者,摇落西风旧钓矶。
晴花夜灿楼台锦。月娥流艳笼香寝。相对脸芙蓉。春纤捧玉钟。
传觞残酒共。此酒尤珍重。沾得口脂余。琼浆更不知。
归人哀,哀不极,双墓累累五羊侧。亲颜欲见不可得,梦里相看画中忆。
养儿谓言得儿力,昼锦归来扫荆棘。百金置酒千金庖,散作空山老鸦食。
归人哀,哀不极。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人,?然天一方。
安得远相过,击枻下沅湘。岁�结深契,遗余双鸣珰。
西庵谈道顿忘眠,今日相逢亦偶然。欲问瞿昙端的处,灯笼露柱却能传。
山窗斜傍绿阴开,树色连烟过水来。日暮独寻花径去,潮平时见钓船回。
檐前野果分僧供,砌下秋葵为客栽。老大幽怀同少壮,夜深还上妙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