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自是赭桐人不知,山大舟名空陆离。越王烽火开千树,石氏珊瑚碎万枝。
终年吐艳光相射,不待烛龙成不夜。端阳日酷色逾鲜,虽黄未肯先红谢。
无数小花攒大花,玲珑雕出芙蓉砂。一花动至百馀日,不老须君媚岁华。
昔在建陵时,与君尝不寐。干将徒出匣,宰割难自试。
纷纷驽骀者,千里先骐骥。君击唾壶缺,酒酣益涕泗。
神勇笑荆轲,乃为燕丹使。不与渐离行,匕首无成事。
沉沉夜漏长,棋局消神智。英雄亦反覆,一子勿倒置。
亚夫苦持重,诸军患儿戏。乌合取胜稀,皇皇徒逐利。
壮心一日暴,十日寒频至。拂衣沔阳湖,君归如脱屣。
赋诗向白蘋,垂钓持芳饵。云梦吞吐时,洞庭为酒器。
遨游至五羊,寻找屠沽肆。相见即言易,剥极见天意。
乾坤一硕果,万物所从始。贵以土德厚,栽培无老稚。
相望及春阳,云雨同行施。
世代江山几裂完,随宜田宅且相安。经年计较团成片,两子分开局已残。
邺城斜日带清漳,铜雀台高穗帐荒。七十二陵终寂莫,不知谁是发丘郎。
天为元宵卷暮云,团团放出月精神。随时行乐与民共,若处观灯彻席频。
玉斝坐邀同醉客,琼枝怀想未归人。更抽鄙句招回棹,早复官居壮德邻。
坐中饮酒浮大白,听我山僧歌一拍。欲膴仕,毋识字。
要落魄,作词客。君不见里中黄口附青云,堂上主人生白发。
借问主人姓氏谁,昔之大谢今大儿。生来凿破混沌窍,无端下笔能吟诗。
眼前作者少满意,与我先世称相知。先世知君非一日,临老结交交更密。
我为儿时君作宾,名分凛凛如叔侄。大人指君为我言,此是而翁老胶漆。
我常侧耳闻高谈,八窗四壁生烟岚。我常披卷读佳句,恍如孤月明秋潭。
当时记忆十八九,至今脱误无二三。始知往事那可道,少壮渐衰衰复老。
更无面目干权贵,祇有诗篇供潦倒。我去为僧君灌园,驴背相逢休草草。
草草相逢能几回,海门春色去还来。置将世上难成事,罄取尊前未罄杯。
主人既尽杯中物,狂子狂歌歌未毕。我年四十二,君年五十一。
从前岁月可奈何,剩有空文归石室。得意失意祇自知,羞与时人较名实。
弹我雍门琴,操君齐客瑟。莫更觅知音,斲鼻今无质。
莫待浊河清,龙门流汨汨。但愿年年月月日日饮酒时,尽如今年今月与今日。
就中认取主人翁,当尊相见无相失。
暑热不可度,须此日暮凉。况尔得佳友,共约栖禅房。
行吟发幽兴,空阔入水乡。萧散意自适,轻风动衣裳。
谁欤远有望,烟影生冥茫。已复入古寺,树色交青苍。
虚廊绝蚊蛾,可近灯烛光。莲花生清池,静坐乃闻香。
尊卑就次序,肴核罗杯觞。嗟此坐中人,声名托文章。
云霄纵高步,山林倏潜藏。况遇知己饮,豁达倾肺肠。
抚掌发一笑,神思惊轩昂。酣歌兴未已,下趁青苔荒。
仰视天无尘,素月升东墙。百年亦如寄,万事何其长。
慎勿忘今夕,嘉话连僧房。
仙子凌波佩陆离,文鱼先乘殿冯夷。积冰斲雪扬灵夜,鼓瑟吹竽会舞时。
海上瑶池春不断,人间金椀事堪疑。天寒日暮花无语,清浅蓬莱当问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