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行来但觅,旗亭旧迹,下马驻城闉。请看当日,淮流如故,双泪落征轮。
淮阴市上诸年少,相忆总沉沦。谁料衰年,徵车北去,羞见市中人。
第二桥边路,问奇那厌频。文章司马氏,诗酒谪仙人。
笛弄莫邪铁,尊开太古春。梅边草堂好,矫首隔风尘。
恋阙丹心老益坚,短蓬长路岁寒天。谁知造物无情甚,华屋丘山在眼前。
天祚有晋,其命惟新。受终于魏,奄有兆民。燕及皇天,怀柔百神。
不显遗烈,之德之纯。享其玄牡,式用肇禋。神祇来格,福禄是臻。
时迈其犹,昊天子之。祜享有晋,兆民戴之。畏天之威,敬授民时。
不显不承,于犹绎思。皇极斯建,庶绩咸熙。庶几列夜,惟晋之祺。
宣文惟后,克与彼天。抚宁四海,保有康年。于乎缉熙,肆用靖民。
爰立典制,爰修礼纪。作民之极,莫匪资始。克昌厥后,永言保之。
清响疏疏滴檐雨,忽忆美人隔江渚。临风送躯不可越,欲往视之梦劳苦。
春灯泛酒登君堂,良辰为欢乐未央。论交一语赠心意,此情相忆云天长。
今我离忧减怀抱,坐对停云怨芳草。横襟太息霜中思,朔风吹人别离道。
门前十丈京华尘,骊驹一系怀苦辛。无可相欢独成笑,悠悠行路依何人。
市井纷纷盛豪者,门第人才尽相下。此曹妄大恃藏金,笑向长安索车马。
奏书射策寻常事,请献春卿何位置。自复高歌望古人,应少素心诵言誓。
平生芬恻托心知,珍重河梁宜有词。寄语从今望明月,关河千里有相思。
月波楼外,有吴侬被褐,旧乡慵住。督亢昆明游历历,更走束齐西楚。
叠锦翻鸿,镀环刻凤,笑掷当炉女。春场盘马,朔篷曾射骄兔。
谁料露枕风鞭,旧颜憔悴,容易伤迟暮。涉猎文词终小技,一任砚尘书蠹。
犬子呼儿,桃根作妇,愿载扁舟去。五湖三泖,翠竿长钓烟浦。
客谈剪髻德,邻识断机心。梭壁风云早,谖春雨露深。
安舆神物相,归旐路足钦。滂母犹难比,生儿振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