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忍寒不衣裘,未老殊觉赧。大哉驭人言,胜于求饱暖。
云英英溪堂。正兰馨夕膳,梅点春觞。几度招邀山意,吸嘘湖光。
佳处占,鸥凫乡。看婺星、连宵荧煌。况鱼脍双供,鹿车共挽,膝下有仙郎。
年年祝,慈晖长。看双堤缋幅,淡抹浓妆。最好匊波涤研,临池题香。
还整顿、閒篇章。趁柳阴、篮舆扶将。看家庆屏开,瑶池绮窗春未央。
东第君王赐,西园宾客来。将军元好士,公子复怜才。
玉袖花间出,金尊竹下开。还须明月上,莫畏夕阳催。
孤竹身为百世师,范公手染退之辞。不知青社挥毫日,得似天章论道时。
同为浙中人,应识浙中事。嘉湖有布更缫丝,桑事油油遍墟里。
五月新丝蚕事成,办公先自官租始。更有余赀日用饶,女嫁男婚取诸此。
桐江西来习俗移,土瘠民贫人懈驰。我是父母斯民责,循行敢惮临郊鄙。
既怪耕氓只待天,还嗟女手忘生理。夏挥团扇冬携炉,辜负天公付十指。
东隅旧有桑园名,微行芜没空山里。我遣平头赴彼都,购得桑秧五千纪。
分播民间着意栽,森森弱植倾桃李。利赖犹需三五年,经营成局今朝起。
预求并剪萝繁枝,下饼担泥勤省视。籧筐曲薄制坚完,早请蚕师蓄蚕子。
何须作过觅蝇头,急切归家谋娣姒。细检当年旧志书,纺绩生涯似祖妣。
轧轧机声浃比闾,衣丰食足兴百礼。我虽旦晚赋归田,神游叹羡常风美。
夜半高峰望,微茫海日光。下方未觉晓,应是蔽扶桑。
出城二十里,世界顿清凉。不觉发将白,才知日尚黄。
居人尽旗鼓,吾辈又冠裳。重见圣朝诏,羞挥泪数行。
桑柘影重重,人烽往日同。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
牧笛斜阳外,书声流水中。三年前屈指,此景遍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