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刚生长出的鲜嫩茶芽,不仅香气超凡,并拥有仙灵之气;我认为此时的茶是万千草木中的奇葩。
迫不及待的将白天采摘的鲜嫩茶芽,在夜间就制作而成,并抓紧将茶饼碾压成茶粉;挑着灯火,完全不顾春寒气,取些雪水,将茶末烹煮。
看到茶粉在茶器中煮的时候,我有些担心水也会变成碧绿色;但茶汤沸腾的时候就应是如此,茶粉在滚水中好像一朵绿色的花儿一样美丽。
此茶汤能使困倦欲睡的感觉完全消失;是提神醒脑、摆脱困乏的必选佳品。
注释
嫩芽:刚萌发出的芽,非常嫩,诗中指鲜嫩的茶芽。
灵:有灵性,有灵气。
吾谓:我将其称作。
英: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
夜臼:指将日间采摘的鲜叶(经蒸煮杀青),连夜用杵与臼将其捣碎、定型、烘焙。
寒炉:寒天的火炉。采摘茶芽的季节为初春万物复苏之时,在夜间还会有少许寒气。
雪烹:用雪水煮茶。初春时节,天气变幻无常,有时会有降雪。
惟: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
茶诗:品茶的诗句,关于茶的诗句。
忧:发愁。可忧虑的事。
碧粉:碧绿的茶末,将茶饼捣碾成茶粉。
绿花:绿色的花朵。
最是:诸多备选对象中的最高级。在古文中属提前结构的常见格式,这句“最是堪珍重”,可恢复成“能令睡思清,最是堪珍重”。
堪:能,可以,足以。
珍重:重视;爱惜。
睡思:睡意。困倦欲睡的感觉。

  郑愚,番禺人。官至礼部侍郎,著有诗作。唐朝时代人物。咸通中,观察桂管,入为礼部侍郎。黄巢平后,出镇南海,终尚书左仆射。

  猜你喜欢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孔铎经百年,诬世有杨墨。
天生子舆氏,邪说一以息。
紫阳曾未远,人复底无极。
先生严卫道,功比异端辟。
断巘渌溪边,危亭翠壁前。
轩窗谁是客,诗酒自称仙。
远壑春藏雨,长波昼起烟。
吏人休报事,高兴正陶然。

自知酒量防踰矩,敢诧诗才妙斲轮。古圣贤心得丝许,虽非尼扁异愚民。

身肥浑不论秋冬,缯网还教处处逢。占得澎湖鱼第一,不知何意亦名龙。

玉堂中有真仙人,锦衣剪制五彩云。瀛州高处睨八极,奎躔光气胸中文。

挥毫对客惊风雨,词翰风流迈前古。榻前草制回天颜,夜归长照金莲炬。

龙门宾客何缤纷,一经品藻生阳春。斯文之寄盖有在,孰不奋励激陶钧。

蹇余鄙陋真无似,家在江南万山底。石盆钻木不能穿,半世吟哦事芝髓。

可怜岁月空骎骎,高山流水无知音。黄河泰岳何高深,见公不负平生心。

霜轻霜重偶然中,一叶虽殊万叶同。不信世间閒草木,解随儿女作青红。

若使蔡邕今日读,应题八字刻西塘。大音如奏古琴瑟,众羽不瞻孤凤凰。

百世可传惟述奏,一辞难措是文章。老夫为此喜无寐,卧诵不知秋夜长。

乱石荒村小径开,断桥流水复萦回。一犁春雨牵黄犊,半亩芃田映绿苔。

柯竹响生天籁动,梅花韵叠楚歌来。临风三弄同归去,不觉西风夕照催。

春雨一犁添。春水拖蓝。长堤杨柳碧毵毵。指点杏花村远近,微露青帘。

天际挂征帆。客梦偏酣。未归人唱望江南。归到江南仍作客,泪湿吟衫。

萦秋心流黄。对旧时月色,人倚楼旁。记赋将离京国,朅来江乡。

衣袂黦,裙腰长。共遥天、星娥魂凉。想眼底停辛,肌边熨恨,小影来荆娘。

回枕沾,欹屏湘。累莺枝妾梦,锦字郎狂。赢得茶烟飘漾,药瓯斟量。

纫楚蕙,搴淇桑。送雁绳、行云疑亡。羡玳瑁双栖,新雏昼梁文褓香。

不难饶白发,相续是滩波。避世嫌身晚,思家乞梦多。
暑衣经雪着,冻砚向阳呵。岂谓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三间水阁傍溪湄,曾倚栏干此赋诗。
山色溪光还似旧,惜无诗思似当时。
乱山争挟我先登,拭眼还惊见未曾。
不为游观事斤筑,可怜撑拄费薪蒸。
竹依窗牖秋鸣玉,月堕樽罍夜饮冰。
说与溪船莫吹笛,断肠人在最高层。

山水云门会,林篁石道微。毫光空翠落,花雨瀑泉飞。

麋鹿参金镜,莓苔积宝衣。浮湛竟何益,转觉此生非。

避暑人归自冷泉,步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旋买船。

选地非关僻,为幽胜自添。短篱藏曲折,片石露锋尖。

茶火轻摇竹,城云半压檐。此中心便远,何事学陶潜。

河目海口,钉觜镜舌。
鸡宿凤巢,素非其鸭。
直饶啐啄同时,未免当头一劄。
修林平沼久荒埃,招领春风一笑回。
扫净莓苔分径岸,剩添桃李结亭台。
时因休吏文书了,忽作閒人杖屡来。
待与邦人同醉乐,一樽何惜少徘徊。

楚尾吴头旧梦,水边山际閒情。一夜杏园风急,等閒吹老莺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