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友人写春江图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

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

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月随我起。

把卷坐江楼,高呼曰子美。一啸水云低,图开幻神髓。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猜你喜欢
都不醒。鸟倦云飞。两得无心总是归。古人逝矣。旧日南窗何处是。莫负青春。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强向中间谈独醒。一叶才飞。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认著依前还不是。虚过今春。有愧斜川得意人。

龙眠笔意天与妙,尺素幻出双骅骝。一马不动尾,四蹄踣铁边风秋。

一马争前趋,平不欲下方回头。两马交颈万里愁,龙媒未免羁长秋。

风鬃雾鬣不受囚,锦鞯坐遣驽骀羞。将军六郡良家子,卷送归君深有意。

蹶如历块一过都,使恐谈笑无狂胡。人间岂有渥洼足,不与天骥争长途。

草黄沙晚天欲黑,纵有权奇少人识。眼中千里不易得,时危愿尔一努力。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故家人物说新塘,文学能传百世芳。圃有寒香存老菊,邑留遗爱美甘棠。

青灯夜雨藏书阁,绿酒春风戏綵堂。明日金溪源上路,千人会葬泪如滂。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隐君家在九华山,夜夜春风吹佩环。双袖白云留不止,化为龙气满天关。

卫霍功成天马出,祁连焉支积战骨。烦冤鬼气入深宫,假手胡巫虫发掘。

羽林忿忿鬼小弄,壶关惓惓书上谒。作台有诏空所思,魂兮魂兮招不活。

一生苦学长生诀,适嗣何人忍自割。博望魂游苑草荒,泉鸠目断湖冰裂。

人之爱子亦如余,方识人间有离别。母后偕死二孙从,茂陵夜夜鹃啼血。

太匆匆。悔十年读律,万轴付尘封。鹤迓人归,云扶梦住,杜门春扫残红。

喜奎壁、星明归国,十三州、脱剑尽歌风。一代名臣,千秋绝学,都在书丛。

犹记鸳湖作宰,看诸生衮衮,门庆登龙。桃李阴成,嫏环秘泄,文光十丈腾虹。

最珍重、缥缃世业,展生绡、依旧古香浓。应笑鲁论半部,学究冬烘。

不道人閒,消得浓华如许色。有情无力。殢着人相识。

阅尽兴亡,冷泪花前滴。真倾国。沈香亭北。此恨何时释。

世事只如许,幽居诚乐哉。
报安知楚竹,索笑得江梅。
岸放平湖入,窗邀远岫来。
两家车马地,莫遣染苍苔。

无限古今愁。独上危楼。长江匹练写清秋。不见神仙吹笛过,只有渔舟。

我辈复来游。重整吟俦。旧时歌舞几时休。一样朱阑人换了,往事悠悠。

但凡入道,屏弃繁华早。柔弱守清贫,把灵台、时时拂扫。尘心起处,宜向死前观,凭乞化,做生涯,馀事绝论讨。日来月往,勤炼先天宝。默默内含光,照俗缘、番番颠倒。无中还有,此理最幽深,功成日,行圆时,自有天书昭。

皂陂垂肩井。

空江五月湖水生,摇摇一舸随潮行。芦花旋风作雪舞,水气上天侵月明。

白发不禁游子兴,青山忽动异乡情。天涯沦落何多幸,赖有故人如弟兄。

惨澹枯荷折苇间,芙蓉秋水转埼湾。鸣鸿飞度江南北,却羡溪禽满意閒。

行台阶下原植三槐,故巡抚张纪常正德壬申正月剪伐其一,寸干无存。闰五月初十日,予适抚临。越旬日,前槐茁复出土,月转盛茂,再月余,而柯肄乔耸叶蔽云飞凌空之势,勃然莫遏。噫!槐一物也,厚积昌发乃尔。气数遭际之盛造化生育之功,夫岂徒然而已哉!是用谩成小诗以纪其实传告将来云。

谁把庭槐浪剪除,源头生意自赢馀。
肄丛故柢戈矛立,叶护重阴伞盖舒。
间世瑞灵钟厚载,新晴苍翠接清虚。
凉氛谩讶祛烦暑,王氏祯祥史续书。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见《封川志》)
担胡虑,既不挂于寂静之邱墟,
又不浮之汗漫之江湖,又不持之骑龙雨八区,
胡为唤人挈之登酒垆。桀纣以烟莽其都,
李杜以风沙厥躯。前人醉倒后人扶,
万世一醉何年甦。矧今斗米抵斗珠,
方坊刊章禁私壶。杖头有金何处沽,
何况杖头金又无。我瓦盆,
三年枯,借姑胡虑复我姑。
请姑提取湘江水,去饮三闾楚大夫。
携手河梁送子卿,池塘青草梦中生。
武林今有梅山老,五字才高笔代耕。

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

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中原有战士,今夕最关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