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括,历史人物,字无咎,号应斋居士,江西隆兴(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著有《应斋杂著》6卷。杨万里为之序。赵善括能诗文,所作奏议,颇切中时弊。曾与洪迈、章甫、辛弃疾等人诗词唱和,而和辛弃疾酬唱者尤多,有一部分词作近于辛词。《□村丛书》收《应斋词》48首,《全宋词》收49首。
月明风静雨初收,一鹗横空万里秋。四海苍生正翘首,秀峰岩下莫迟留。
相君徒步起东齐,爵拜平津老执圭。东阁尽招天下士,董生何以滞胶西。
大明隐蒙汜,韬韫万世光。三浴一出海,盈盈上扶桑。
发机遂动息,幽眇复张皇。融结川岳丽,昭回云汉章。
所以旸谷宾,若稽在陶唐。希天建至极,放勋被遐荒。
悠悠则万圣,荡荡名无疆。孰云时害丧,违之靡不忘。
三纲既沦斁,九法遂乖张。斯须浸颇僻,终古失馨香。
馀孽留简帛,乌得垂衣裳。参两讵无端,秉彝实有常。
暹也父命名,钦哉究元良。求之得馀师,字之以朝阳。
凤凰不世有,维时鸣高冈。览辉用比德,景瑞期远翔。
文献乃足徵,嘉言斯孔彰。冠礼久已废,请训独可尚。
俨如三加祝,宾主迭在堂。虞生鄙何述,斐然不知量。
观象咏元化,稽经陈否臧。希天复希圣,质说几荒茫。
易称健不息,君子当自强。惜阴既云哲,失道还受伤。
夙夜审出处,悠久慎行藏。群物岂违忤,欣欣乐其昌。
颠沛造次间,操德其何爽。勖哉保厥始,寿考有馀庆。
作诗以咏叹,永矢慎勿忘。平旦再仰察,庶几予匪狂。
一峰迎我来,一峰招我去。白云扶我行,屐齿留不住。
初游破山寺,心證唐贤句。通幽开曲径,花木纷遮护。
迤逦入三峰,深秀渐披露。既作山中游,欲尽山中趣。
万绿莽如海,中有蛛丝路。竹泉清可濯,苔石滑难步。
直立千岁藤,横卧六朝树。松杉间枫楠,坚老不受蠹。
大才多沈沦,长身极骄倨。树争滕薛长,花挟邢尹妒。
芙蓉媚新客,嫣红烂无数。小憩息腰脚,愧我济胜具。
豪哉赵公子,人得江山助。为山作主人,约客忘世故。
肉食厌腥膻,行厨荐蔬茹。相当好天日,无风复无雾。
登楼纵遐瞩,指点互告语。巫相及齐女,约略有遗墓。
山川不能言,何暇事考据?屯兵矗石垒,传是张王戌。
僭窃安足道,无使吾耳污。灵境无尽藏,一一要目遇。
失奇防后悔,买勇竞前赴。同行六七人,筋骨各坚固。
赴山如赴敌,一往气犹怒。崭石辟剑门,万劫僵不仆。
闯如奇鬼阚,缈若飞仙驻。踞虎欲跳荡,蟠虬俨回互。
玲珑片片碎,臃肿涂涂附。将斧凿劖岩,盘古手自厝。
徘徊倚剑立,兹山最奇处。相去无百里,此来方一顾。
落日赭湖水,惜哉天易暮。篮舆颇轻健,截竹仿筚簬。
舆人量肥瘠,只愁坐者错。山行更水行,扁舟问归渡。
今宵当痛饮,馀兴尽倾吐。入门酒正沸,班席镫已炷。
主客谈杭州,湖山起人慕。行将道浙江,蜡屐吾其庶。
名山无大小,曲折名乃著。扪萝从此始,啖蔗安能遽。
正如学佛人,由渐而入悟。吾身犹病梨,况抱烟霞痼。
异日挂冠回,邻山足园圃。无嫌俗更俗,将卜寓公寓。
佳处留茅庵,山灵不吾拒。
澎屿烟排点点青,鲲身鹿耳舵楼停。俗仍汉语兼番语,官是文星又福星。
地络三山归保障,风乘万里驾沧溟。輶轩坐镇安清宴,但载皇仁播远听。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念秋来、惜离伤别,珠帘垂又还捲。西风只会吹梧叶,那识芳园零乱。
晴又晚。最怕是、重阳风雨年年惯。暮云一片。空绕遍天涯,画栏凝伫,怎教黛痕展。
情未倦。更上层楼望远,婵娟谁与为伴。供愁惟有东篱菊,解得愁深愁浅。
秋不管。也不怕、玉关旧路阴晴换。千回万转。要寄取相思,庭前为托,疏柳倩征雁。
历历帆樯过水滨,倚亭时见涨痕新。芦台役戌传遗迹,宸翰留题辨古人。
世外渔樵徒怅望,槛边花鸟自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