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宣子,宋朝词人,生卒年不详,字明之,号全阉。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计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计东斗傍。
沧洲半残画槁,认河山错绮。自槎客、艳说仙瀛,浪叠愁满空际。
蜃嘘起,楼台幻境,金银夜气浑无霁。怪尘昏,蛮海惊鸢,跕影都坠。
陈迹苍黄,对酒看剑,向青天漫倚。汉宫月、犹过边亭,堕榆飞尽寒翠。
最销凝、昆池劫墨,石鳞泣、秋棱荒水。阅年涯,三浅蓬莱,此身何世。
长安似弈,局外樵柯,睡境正深美。幽恨切,数声啼鸟,梦里谁见,覆雨翻云,楚天疑事。
西山缥缈,香霏一片,玉龙哀变清商曲,漏沈沈、烛背帘垂地。
抛残旧舞,霓裳独坐繁霜,泪花湿红嫠纬。
宫槐翳日,苑柳扃烟,念凤楼久迟。但梦绕、瑶池仙步,鹤怨猿猜,望断层城,玉梯十二。
骄云满眼,森森冠佩,江关投老词赋客,叹京尘空染忧时袂。
伤心孤燕巢林,乱叶迷归,夕阳故里。
山势兀峥嵘,雨阵莽飞渡。阳精掩无光,匝地腾妖雾。
闻戒我启途,凄情满烟树。岂必为民望,濒行屡回顾。
邻火燔及家,杯水方救护。况复焦烂中,趋行必矩步。
环杰苦拘挛,筲材巧生蠹。疆事日以隳,坐尽恬熙误。
嗟此天设险,中吭扼瓯婺。抚循久无术,征缮曷由豫。
万夫关莫开,亦藉一夫御。众志不成城,剑阁空自固。
三十年前,记岁暮溪经鹦鹉。冒风雪,一肩行李,一仆一主。
风利如刀肤欲割,雪团作絮拳争舞。指前村一带竹篱斜,留人处。
两老叟,形容古。踞上座,掀髯语。道今年大熟,多收禾黍。
举酒互酬翁并媪。围炉作闹儿和女。问官人何事犯寒来,将毋苦。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相彼宝章,昭回于编。如龙斯升,如凤斯骞。
如泰山斯重,如北斗斯悬。
泰山维何,岩岩高矣。北斗维何,奎壁交矣。缅彼结绳,心焉忉忉。
皖彼科斗,不可以殽。何以似之,禹畴羲爻。
于洛有书,于河有图。圣人则之,人文诞敷。于古有训,世有格言。
格言孔嘉,垂裕后昆。
于昭元子,岐嶷夙成。群后在天,克配于京。终始典学,缉熙光明。
帝曰元子,毋怠毋盈。
元子有命,咨尔墨卿。乃召楮生,乃召管城。徵彼处士,进彼陶泓。
执事有恪,遹观厥成。
于皇尼父,载宣四教。文行是先,忠信是蹈。
曰维为善,处身之纲。谁其乐之,东平王苍。
彼臧克臧,俾也孔昌。彼狂弗庄,俾也斯亡。
嗟尔恩卿,永保全名。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恩拜稽首,对扬洪休。君子万年,永锡尔猷。
木落山头一望空,满天寒意起西风。萧疏最是池边柳,数点寒鸦夕照中。
大阮疏狂甚,阿咸固自贤。蹉跎俱五十,闻道在何年。
且喜诸孙长,堪将世业传。东溪旧庐在,乔木郁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