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戒珠寺有感

劫火光寒射戒珠,右军亭馆迹全芜。墨池春尽谁深浅,笔冢秋高半有无。

往事谩劳千载念,浮生共是百年图。不知采蕺兴邦后,禾黍离离几故都。

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文学家。字鸣治,号方石,祖籍黄岩。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谢铎参加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侍讲。弘治三年(1490)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次年辞官回乡,家居十年,先后有数十人举荐。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谢铎72岁告老还乡。谢铎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猜你喜欢
夫差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妖艳恩馀宫露浊,
忠臣心苦海山青。萧条陵陇侵寒水,仿佛楼台出杳冥。
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
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
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
曾向水边云外见。争似霜蕤,照映苍苔院。檀口半开金袅线。端相消得纶巾岸。
点缀南枝红旋旋。准拟杯盘,日向花前宴。飞雪飘飘云不卷。何人览镜凭阑看。

明日琼幡绕鬓飞,土牛才出草痕肥。送寒正不关渠事,雪不来时未肯归。

之官虽异数,行棹欲同仙。忽觉清风远,因惊俗累牵。

子留书得后,我愧约乖前。境上依依过,江南水拍天。

一船在后忽搀前,前后篙师各粲然。山入春来肥更秀,向人依旧耸寒肩。

图固不尽意,莫寄家山清。家山在具区,湖波如玉明。

两峰合书屋,芙蓉照檐楹。笑语水月凉,濯足鱼龙惊。

盈盈隔浦人,宛宛望蓬瀛。久居不知胜,借视子墨盲。

山水有真趣,持归心始平。

相门馀旧业,使命属明禋。典礼书三望,文章睹一新。

拜回桐柏暮,行处杏花春。归路恩光满,南阳有近亲。

春与花垂尽,惟馀九一分。留春有红药,只此自超群。

孤陋无如我,交亲赖有君。
方图来往数,岂意死生分。
自卜牛眠地,今归马鬣坟。
不能浇斗酒,忍遽述铭文。
张公知观。性命堪搜常作观。勘破嚣尘。灰了凡心出世尘。内修内炼。真汞真铅常锻炼。要见金莲。须是深深种玉莲。

伐木入空谷,有木大蔽牛。大厦孰倾栋,一日蒙见收。

乃知匠石弃,故非文木俦。土腐不中椁,水沉不中舟。

拳不受檃揉,樠不受丹髹。今兹忽邂逅,陶我山之湫。

斧斤访薪木,舆挽充吾槱。我闻漆园旨,寿或逃商丘。

幸有大不幸,焉知桑柏楸。

祗林一叶陨秋霜,回首沧洲泪两行。
几上残经尘已暗,箧中遗稿墨犹香。
云迷圆泽三生石,月冷维摩十笏房。
想像清容何处记,寒梅的的竹苍苍。
百川俱会。
大海所以深。
羣材既聚。
故能成邓林。
猛虎在山。
百兽莫敢侵。
忠臣处国。
天下无林心。
昔我文祖。
执心且危虑。
驱剪豺狼。
经营此天步。
今我受命。
又无敢逸豫。
惟尔弼谐。
各可知竞惧。

白云本无心,乃生窗牖间。崇朝寄所托,日晏澹忘还。

并秀绿萝雨,馀润紫芝田。悠悠将无同,翳翳还自然。

欲得此中趣,惟观天际山。独想陶弘景,令人心意閒。

蘼芜有香叶,采采乘清旦。山头去妇思,堂下骚人怨。

使君亦何为,烹茶奉閒燕。

千山瘦削绕平原,纵目西风坐故园。一带低迷衰草色,几人憔悴晚烟痕。

峰峦已减当春黛,岵屺长销自古魂。最是不堪凭望处,翠微日日送黄昏。

天巧何年路,千峰乱入云。
瀑飞双涧合,崖断一桥分。
树色春犹冻,猿声夜或闻。
灵踪如可见,煮茗共炉熏。
紫诏征贤发帝聪,绣衣行处扑香风。鹗归秦树幽禽散,
星出吴天列舍空。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诸侯合避骢。
移作亭园主,栽培霜雪姿。
不辞桃李笑,只待凤凰知。
少已留风住,疏宜待月筛。
相看时一醉,谁道小官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