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寒夜感怀

寂寞深闺,当窗月色凉如水。夜阑无睡。湿透重重泪。

辗转匡床,只有兰釭对。闲庭内。虫鸣鹤唳。搅得心儿碎。

谈印梅,字湘卿,归安人。谈学庭次女,南河主簿孙亭昆均室。诗学得孙秋士先生指授,与姊印莲、夫族姑佩芬称归安三女史,有《菱湖三女史集》合刻。
  猜你喜欢

开落元无准,秾华浪得名。今朝俄绿暗,昨日尚朱荣。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江东有贤守,好客似春申。
自构杏梁地,不生珠履尘。
乐章思季子,後俊得吴均。
寝卧在其下,知君学至人。

晓色重帘捲,春声叠鼓催。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

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二圣多能似仲尼,储皇家学自庭闱。银钩已有淳熙脚,玉句仍传德寿衣。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蛬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忽忽故园梦,悠悠滁上城。一夜耳不息,水边疏柳声。

开门月如画,十里秋盈盈。中心乱无执,散上冈头行。

吴山望不际,眼角柔云生。男儿志遗世,物故难为情。

春尽天涯感别离,沧波极目去帆迟。江南到处搴芳杜,海上先秋荐荔枝。

明月每劳到市梦,白云遥寄越乡思。山灵暂尔留旌节,独立西风赋武夷。

赤肉团中老衲衣,朝来赐紫自光辉。止应博得佳人笑,尽日红尘逐马飞。

驿骑駸駸犯露霜,定知遐俗喜生光。
千官弩矢迎郊外,百姓壶浆夹道旁。
要使远谋安井邑,尽令诸将守封疆。
更将余力筹边策,归日收功坐庙堂。

近来懒病日关门,世事如毛等一髡。此际不知何以故,也将富贵望儿孙。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天收海雾拥朱轮,习习微风起细尘。数朵芙蓉天外落,虹螺山翠笑迎人。

竹色萧萧木叶齐,石边芳草迥凄迷。断猿落月愁何处,政在黄陵庙里啼。

清晨戒严装,送别河之干。北风塞上起,黄沙浩漫漫。

冰雪日以繁,徒旅日以寒。不悲道路远,所愁衣裳单。

从行义不可,徒使摧心肝。流光信奔驰,君归有时待。

但惜少年去,坐令颜色改。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
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积雪愁阴久不开,为怜花冷故徘徊。
凭君琢句留金蕊,待取霜风送月来。

屈曲危楼倚半空,诗情无限景无穷。江声逆顺无来往,山色有无烟淡浓。

风月满楼供一览,乾坤万里豁双瞳。片云迥逐斜阳去,知落淮山第几重。

自刊宸画入云端,神物应须护翠峦。吴越不藏千里色,斗牛常占一天寒。

四檐望尽回头懒,万象搜来下笔难。谁信静中疏拙意,略无踪迹到波澜。

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潭禅。
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