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现安徽境内)人。据《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云中,许宣平隐于歙县南山(如今的歙县南乡覆船山,主峰搁船尖),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道教修炼需要澄心静虑,而静谧的深山老林、高岩幽谷为道士修炼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场所。因此,许宣平在“穿入白云行翠微”的山林隐遁生活中不仅进行了宗教的修炼,同时也寻觅到了一种逍遥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春梦无心秪似云,一灯明灭夜将分。
美人粉黛归何处,欲寄音书那得闻。
飒飒秋声万木鸣,悲哉爽籁透虚楹。开尊笑逐看牛女,带雨过逢得马卿。
十载芝兰怜意气,千秋瓜果共词盟。人间天上多离思,疑滴芭蕉别泪横。
凉飙将透齿,烈火谢燋唇。壁织梭梭应,檐珠颗颗匀。
隐忧成独乐,浅笑换深颦。更上藐姑射,问途冰雪人。
斧柯未烂敲棋罢,梧竹凉阴似水泻。问奇我自勤载酒,逭暑君毋轻命驾。
吏散空庭领鹤行,昼长高枕随蝶化。佳箑传来诗句新,小字精能光彩射。
险韵苏黄最善押,盛名元白亦飞跨。论书得间岂刻苛,鉴古识真戒虚诧。
独有千古俯余子,坐拥百城成二霸。君藏宝墨紫琼珍,我弄珠泉青玉罅。
拍手清歌鸥鹭驯,横空硬语蛟螭怕。奇编插架恣涉猎,古拓堆床日枕藉。
研金叩石参半解,喝月呼云退三舍。狂来酒渴吸长江,兴到书豪擘太华。
投分愧为东道主,随缘喜结西湖夏。翱翔文海拜诗王,麟篆降祥扪九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