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

暮春河水暖春晖,浴罢悠悠自坐矶。
弄柳乘风兴未尽,高歌一曲日西归。
詹初(约公元1231年前后在世)字以元,一作子元,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南宋大臣、理学家。詹体仁的宗侄。为学崇奉朱熹。初为县尉,后以荐为太学录,与同学汪莘友善。既仕七年,因上疏乞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忤韩侂胄,罢归。家居之日,与海内名贤以讲明斯道为己任,日以著书立说为乐。因居休宁之流塘,故集名《流塘集》;又尝构寒松阁於万松之间,读书其中,故其集又名《寒松阁集》。《宋诗纪事》卷六十二有小传。
  猜你喜欢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浸大,覆载莫偏恩。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
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但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
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
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
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
丈人先达幸相怜。
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
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鴞。
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
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金石与山苗。

黄四娘家花有声,杜陵野老最关情。恐遭江上春风恼,岂是哦诗太瘦生。

老我愧不学,无以祛六蔽。
短绠赴修汲,深浅忘厉揭。
每逢扑凸篇,如对葛答谜。
敌垒浅致师,何以御柴曳。
书林倦回旋,笔径宜睥睨。
独自搔背疗,谁与解袜系。
误墨拙成蝇,饮醯痴聚蚋。
器成我苦窳,草创类茅蕝。
未善文心雕,曷助葵足冲。
乐只正始音,尽发文冢痊。
古意窥九嶷,词源决三澨。
英风韵风雅,噩噩规诰誓。
精刚拿健鹘,妥帖律狂猘。
解注卑虫鱼,献纳笑虾{上制下鱼}。
读檄头愈疾,听语麋著稗。
风高补钓台,天朗摘兰禊。
合止按商角,刮磨出廉锐。
妙指曲不传,夺胎骨可蜕。
神针如运斤,拆屋去眼翳。
又如大医王,刲胃涤淫滞。
万象困蒐讨,瑶金拔昆丽。
司文当执衡,却扫甘拥篲。
空山阔游从,思君愿言嚏。
芜词荐藜藿,香芼待姜桂。
翳桑急壶餮,毋为答饭毳。
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黄金盘子爇龙涎,波面风来香满船。
银烛光摇帘影细,水晶宫里夜朝天。

梅花一笑有无间,消息徒将问定山。是水是云皆是树,老夫驴背送君还。

正家丰。不争锋。猛烈灰心王害风。先归三岛峰。马山侗。过临潼。三髻头梳似小童。专专化个同。
太一混元真法?,清心精锐行持。先擒自己那虫尸。香涸通上界,威力暗施为。救拔亡魂消旧业,见存广得洪禧。鬼惊神骇惧勾追。行功惟显著,指日彩云随。

绣衣骢马上金台,好是西川按辔回。甘雨一天随使节,清风千里断氛埃。

故园情思迷松菊,先陇恩光贲草莱。五色云开双阙近,朝阳争看凤飞来。

芳草已倦绿,老树犹酣青。间径糁细花,晚气失幽馨。

群鸣羡禽众,孤赏凄客零。方园不盈亩,一日且百经。

认兹双履迹,朝来杳以冥。邻沽足吾醉,清风吹牖楹。

一春观物眼,红紫厌缤纷。此水浮明玉,何人剪白云。

惠风游汉女,吉日礼湘君。地僻应无是,留花混藻芹。

八卦山头石碣崇,游人到此拜雄风。两尊铁炮双峰峙,足记当年战伐功。

寻秋日爱城南路,吊古周侯况有台。廿载乱离为客过,半生怀抱见山开。

松寒翠色侵衣履,菊老风香到酒杯。向晚凭高更搔首,一声霜雁月中来。

空斋足茧坐生尘,引睡求书梦未真。枉向蕉中寻覆鹿,谁知爨下是劳薪。

日驰西陆嗟张协,病怯东风念李绅。回忆草生官舍静,卧游聊与画图亲。

明明天上月,既盈还复缺。聚散谅如斯,无为旸内热。

同气恒相求,岂限吴与越。精灵风然合,不见双巨阙。

五月五日端午节,好事当阳难掩塞。
归宗突出拄杖头,闲禅野鬼俱消灭。
俱消灭,砌下寒泉忽倒流,
岭上白云不敢白。

城中拄颊看西山,千峰历历横眉端。山头倚杖望城市,万雉鳞鳞在足底。

左有潞水右太行,桑乾流合东南方。王气中开千万?,上应北斗兴明堂。

琼楼十二门九阍,王侯甲第丽青春。大风忽起白昼昏,俯视一气不可分。

唯见参天苍苍之绿树,蔽空翳翳之浮云。浮云绿树朝复暮,英雄竖子俱成尘。

君不见石瓮山中耶律墓,碧云寺后于经坟。连云楼观已倾圮,满山松柏摧为薪。

天边红日不肯回,头上白发仍相催。攀龙附凤有时辈,餐腥啄腐非吾侪。

与君无何日饮酒,买山著书归去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