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纡馀非我妍,濩落非我拙。与子两相依,生来无间绝。
俯仰随顾指,岂是事容悦。因光长周旋,处阴暂暌别。
况复同物化,子坏我亦灭。冥冥长夜台,念之五情热。
愿子卫生经,无使精脑竭。千载永相从,彭殇孰优劣。
雨余景物幽,俯仰得清旷。南亭一登临,顿觉吟怀畅。
澄江作带环,翠岫开屏障。于时届朱明,平畴翻碧浪。
候鸟有佳音,流云幻奇状。好风递渔歌,落日闻樵唱。
平生厌浮华,山林秉微尚。何当释尘累,高步追禽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