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
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
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薛奇童,唐朝诗人,时任大理司直。现存诗七首。据传,薛奇童相貌平凡。脸呈圆形,眉毛较浓,眼睛较小。
  猜你喜欢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善护菩提树有年,金枝玉叶荫儿孙。大功难纪人间世,千佛名书补处尊。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
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华顶星边出,真宜上士家。无人触床榻,满屋贮烟霞。
坐卧临天井,晴明见海涯。禅馀石桥去,屐齿印松花。
闻君屡醉赏红英,落尽残花酒未醒。
嗟我落花无分看,莫嫌狼藉扫中庭。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曲水飞觞迹渐陈,山中花木几回春。风流内史归何处,空使今人忆古人。

杂管繁弦奏野航,听来声调是伊凉。
边关子弟江南老,今日曲中逢故乡。
世尊三昧,文殊三昧,
总在拂子头上。卧龙才奋迅,
丹凤便翱翔。

为爱横山山水清,山前筑室小溪萦。老夫枕石看云卧,儿辈求田候雨耕。

古井寒泉龙有宅,孤村夜月犬无声。廿年两眼风尘暗,犹喜如今见太平。

芹老香寒泮水流,生平琴剑两悠悠。读书不辨黄金印,作记空登白玉楼。

吟骨已随霜月冷,诗魂长伴莫云秋。悦斋文墨传家业,分付孙郎地下脩。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

万玉森森护草堂,八窗虚敞夏生凉。清修迥出风尘表,潇洒骈生水石傍。

浮扫莓苔听翠雨,閒题诗句洗铅霜。箨龙更放新梢出,相并梧桐宿凤凰。

江村烟雨暗萧萧。涨寒潮。送春桡。目断京尘,何日听鸾箫。金雀觚棱千里外,指天际,碧云深,魂欲飘。
薰炉炷愁烟尽销。酒孤斟、谁与招。满怀情思,任吟笺、赋笔难描。惆怅山风、吹梦老秋宵。绿漾湖心波影阔,终待到,借垂杨、月半桥。
自作先生传,谁为故吏碑。
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
我今识漫翁,转欲与世疏。
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
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
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
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余。
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
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
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
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畲。
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
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
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帤。
回光述鸿宾,妙解超堪舆。
启钥借我读,怳梦犹华胥。
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
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嘘。
居然困韁锁,阻造焦生庐。
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
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
宫槐御柳绕池亭,水殿中间暑气清。
珠纲帘深尘不到,静闻燕子引雏声。
家风是自己,自己是家风。
一如身心眼,全体是玄翁。

左规右矩性难耐,偶尔涂成太无态。随我纵横适我胸,胡暇徇人之所爱。

元日风兼雨,萧条野外村。过门车辙远,记节酒杯存。

战伐看今岁,栖迟且故园。兵戈如未息,身世岂须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