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仪凤元年(676年),薛元超拜相,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永隆二年(681年),升任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辅佐太子监国,并在唐中宗继位后因病致仕。光宅元年(684年),薛元超病逝,时年62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刺史,谥号文懿,并陪葬乾陵。
微雨润蒸溽,薰风变寒飔。客从远方来,慰我久别离。
高谈竟终夕,感旧心伤悲。别来渝四载,世事纷若糜。
公私两轇轕,足疲目就眵。相思不可见,寤寐增叹咨。
忆昔出海门,万艘总雄师。平阳古尧都,下车抚茕嫠。
坚城屹如山,谋谟出幽思。吾州旧部曲,字养恩如儿。
此行复千里,后会知何期。长川去悠悠,白日正南驰。
骊驹已载歌,别意方凄其。恨无羽翼翔,中心谁当知。
英贤志功业,名与竹帛垂。勖哉树奇勋,古昔犹今时。
深情浩难既,聊寄征行诗。
生不封侯,拂衣垂老,寻思旧事悲咽。髀肉虚增,鬓丝旋减,闲却宝刀如雪。
射虎归来虚,又送柴门新月。对影婆娑,浊醪未举,唾壶先缺。
多事阴符亲授诀。休更羡、征西残碣。少日偏疑,儒冠误我,投却书生笔。
算从前都是错,随过眼、烟云起灭。何似沧江,高眠纵棹,洞仙歌彻。
君王钟意抚斯民,不惜朝端屈老臣。连锦麾毫千字宠,黄金横带万钉珍。
长安日近恩光迩,刺史天高惠政新。我愧仙岩旧猿鹤,依然轩冕缚閒身。
载酒出山郭,探梅过水涯。客閒来看早,岁闰较开迟。
渐以明村落,俄将暗路岐。纵横乱若荠,远近积如茨。
无间阡连陌,宁分陇与陂。盈门春烂日,比屋素封时。
皓练千箱启,珠玑万斛遗。丛丛藏古寺,寂寂压疏篱。
比麝香逾远,成虬影太奇。瑶林仙圃接,玉树谢家移。
秀色堪容与,寒光更陆离。鳞鳞纷藓甲,鹤鹤俨花枝。
南国凭传信,深宫任点眉。晴犹漙雪片,暖尚挺冰姿。
秾李何嗟及,夭桃奚以为。未开先自洁,纵落亦无疵。
明烛当宵照,清泉傍晓滋。扫英童并戏,啄蕊鹊争窥。
弄笛从吾好,调羹匪尔思。孤高偏被岭,宛媚故临池。
即是山之利,还为土所宜。好留明月伴,忍负白云期。
但许幽人识,那令显者知。间松贞不愧,倚石介同持。
便可携琴往,谁当荷锸随。杜陵唯索笑,何逊独题诗。
彭泽忘栽柳,商山罢采芝。兴馀剡水曲,住遍辋川湄。
胜事良堪纪,芳辰不可追。斯游殊汗漫,聊且解人颐。
爵名五大夫,其数不必五。何知非二松,屑屑为之补。
二松五松俱莫论,秦人已没沙丘魂。金椎驰道迹如扫,此中惟有松枝存。
我观此松颜色古,干如虬龙质如土。鸾楼鹤舞几千秋,犹忆当年岩畔雨。
自有此山即有松,百木之长五岳宗。秋声不断天门路,海气长悬日观峰。
亦不为封荣,亦不因封辱。兴亡阅尽总无情,何况区区小除目。
济北刘生达者流,题诗旧向松间游。岁寒岂欲联三友,道远还因寄四愁。
君为博士挂冠早,松号大夫今欲老。浮名梦幻两茫茫,不须苦作秦松考。
客中又过二分春,闻道千红百紫新。雨到庭隅长芳草,日窥窗隙弄游尘。
悬知万里只如此,孤坐一堂还可人。不信却须凌倒景,九天楼阁倚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