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宰相,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孙,文学馆学士薛收之子。薛元超出身于河东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饶州刺史、东台侍郎、简州刺史、正谏大夫,袭爵汾阴县男。仪凤元年(676年),薛元超拜相,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永隆二年(681年),升任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辅佐太子监国,并在唐中宗继位后因病致仕。光宅元年(684年),薛元超病逝,时年62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刺史,谥号文懿,并陪葬乾陵。
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
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
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撚梅花,今年驿使杳。
江边何处莫愁村,湖雨湖云荡客魂。长得佳人抱腰看,不教洗马对人言。
攀桂月扶疏,抚松云陆离。岂无淡荡怀,亦有幽贞期。
何缘对清景,孤坐度芳时。故人不可见,新交非所知。
我家北山下,脱冠解尘襟。古屋三五间,秋风白云深。
功名不挂口,岂受岁月侵。青山长在眼,白发任满簪。
有酒可以斟,有诗可以吟。野禽可当曲,涧水可当琴。
醉行无雅态,狂歌有馀音。逍遥黄叶径,萧散清风林。
凉飙吹我鬓,凉月洗我心。风静月不留,我心无古今。
黄发披两耳,聪听久已失。住世即百年,刚余二十七。
苟非松柏姿,经霜茂难必。家园伤久离,休影仍蓬筚。
乱中驹隙驶,皇览又此日。山友具鸡黍,祝我履旋吉。
老夫素支离,旅食资橡栗。锋镝交四野,埋照苦难密。
任运本无心,制龄讵有术。夕照倘未颓,诛藤缚松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