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

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槐省老郎蒙主弃,
月陂孤客望谁怜。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
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芳草言隐处,白云馀故岑。
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头疼宿酒未能解,独怕晓寒帘捲迟。懊恨桃花爱飘荡,夜来压折海棠枝。

昔闻仙家,麻姑多岁年。昔闻仙家,麻姑多岁年。结璘不处,郁仪屡迁。

平陆成波,沧海为田。歌以言之,麻姑多岁年。

岁岁征骖讵有期,栖栖周道欲安之。尼公匪兕穷何病,尚父维鹰老未衰。

市酒薄驱冬宿冷,山麰轻压晓行饥。从知宇宙今来阔,不似园林独卧时。

行役安危定,心閒常自如。每当惊滟滪,偏得访华胥。

适逐墙头蝶,清涵水底鱼。觉来何以遣,枕畔一堆书。

共识王孙贵,吾知长者贤。逢人多话旧,爱我竟忘年。

对饮频辞酒,相思却放船。别来成寂寞,得句向谁传。

车尘曀曀惯东西,因览江山得胜奇。休叹劳生空辙迹,未留勋业也留诗。

皓魄挂檐端,虚室忽生白。案头罗积卷,字字光相射。

欣然就读之,书味溢胸膈。顿使一片心,化为五色帛。

境空趣自生,虑静物可格。试问赤壁游,何如我今夕。

一尘不染俗难干,百事无能心自閒。
我道老僧痴未绝,有时采菊见南山。

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疏萍。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

踏雪桥边,访梅溪曲。春风初破梢头玉。村村茅屋晚炊烟,更寻村酒穿茅屋。兔月初眉,瑶峰眩目。**振屐鸣空谷。夜深不谓故人来,声声

洞里仙人白兔公,手持玉笛向秋风。彩云低度天如水,吹作龙吟山月中。

酒酣驰马笑弯弓,便拟长驱向虏中。但恐老儒无骨相,不堪剑履画南宫。

古人重试周,将以观所取。今日陈晬盘,珍玩列左右。

一手笔如椽,一手印如斗。高堂笑颜开,谓可昌厥后。

庭前罗众宾,门外贺羊酒。争看石麒麟,光气满户牖。

我细号能文,落笔颇不苟。侍父来京师,谬誉溢人口。

屈指今再试,依旧青毡守。立身何艰难,世业惭自负。

置儿膝上嬉,持杯慰吾妇。吾儿眉眼清,聪明渠自有。

吾儿头角高,定可卜寿考。传家有赐书,责之三不朽。

溟涨滹沱水,孤亭势欲倾。万夫防蚁穴,百雉没山城。

牛马浑无辨,舟航不敢行。波涛烟雾里,疑是近蓬瀛。

我爱山中好,山峰插碧天。跻攀情不厌,俯仰兴无边。

目极舆图外,心游物象先。乘风欲高举,万里看孤骞。

天风吹寒秋雨多,长江浩浩无停波。扬帆晓发浩疾走,千里一掷如投梭,青山灰堆没两岸,但见老树留霜柯。

一声两声雁拍水,三点五点鸦翻窠。江边处处湿烟起,散作白雾绵兜罗。

残芦萧瑟送远响,坏塔不动高嵯峨。时有渔舟堕一叶,风中摇漾飘烟蓑。

此时睡起何所羡,却羡山僧眠涧阿。

龙脊桥边鹤膝幽,一枝斜亚水横流。
自从识破胡笳曲,吹彻黄昏不解愁。

路出通州道,途中景色真。枯杨空半腹,高塔露全身。

顿老秋前草,时飞雨后尘。壮游殊未已,憔悴苦吟人。

长安犹未到,南北早途分。行色仓皇走,车声历落闻。

近村多古木,沿路半荒坟。雁字书空未,飘飘意不群。

荒凉沙漠地,难入画中诗。野店泥为屋,新茔树作篱。

天低云作态,山瘦石争奇。解闷狂题句,车中得意时。

欲揽皇都胜,缁尘渐浣衣。途长惟马健,地广觉村稀。

边境风霜冷,胡天苜蓿肥。四千悲客路,才出已思归。

京城遥望见,暮色渐苍茫。树老风声劲,沙多日色黄。

客愁增异地,旅况入诗囊。一样关河景,此乡殊故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