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快目明眸坐大观,我观大块目无全。有时化作鸿毛洒,又化鸿蒙未判前。
琴川王郎年正少,放笔往往称神妙。灵想寂与造化通,幽襟独写溪山照。
看君得意时,意若旁无人,抽毫欲使群峰奔。踌躇顾盼久不下,素练忽破青山痕。
谁剪罗浮烟,惊落华阴碧。势偃研北松,欲堕壁上石。
冉冉岚气蒸,转目无留迹。营丘洪谷不可攀,人间久矣无青山。
此时窥图发清赏,高兴半落云沙间。何处觅丹梯,何方种瑶草,烟霞四壁吾将老。
援琴待扫十丈绡,坐我云边弄仙岛。
联桂坊前君故里,匆匆车过不曾知。逢人相问凭相谢,正是南关大雪时。
群分未辨,类聚兹式。天眷休明,且求至德。御繁实简,制动惟默。
官府百王,衣裳万国。
中叶遭闵,副内多违。悠悠灵贶,爰有适归。于昭睿后,抚运天飞。
凝居中县,神动外畿。
悬象著明,离光乃位。我有储德,徽猷渊备。长寿察书,龙楼回辔。
重道上庠,行遵儒肆。
朝阳有干,布叶萋萋。思皇威矣,鹓羽高栖。出驰先辂,入秉介圭。
瞻秦望井,建鲁分奎。
求贤每劳,得士方逸。有觉斯顺,无文咸秩。万箱惟重,百锾载恤。
屈草戒谀,阶蓂纪日。
文教已肃,武节既驰。荣光可照,合璧如规。载怀姑射,尚想瑶池。
濯龙乃饰,天渊在斯。
作乐顺动,实符时义。上春初吉,亦留渊寄。红树岩舒,青莎水被。
雕梁虹拖,云甍鸟跂。
高悬甲帐,周褰黼帷。长筵列陛,激水旋墀。浮醪聚蚁,灵蔡呈姿。
河宗跃踢,海介夔跜。
弱腕纤腰,迁延妙舞。秦筝赵瑟,殷勤促柱。降席连緌,称觞接武。
稽首万年,献兹多祜。
天地既成,泉流既清。薄暮沾幸,属奉文明。将标齐配,刻扫秦京。
愿驰龙漠,饮马悬旌。
煦彼梧暾,煦彼柳风。梧暾斯曛,太和融容。柳风斯薰,太和谁同。
我有朋友,义乐和充。
和充和乐,工瞽奏功。曰我友燕以嘉矣,乐畴言穷。
良朋萃止,各奏尔忠。式时之忠,时佐治隆。
际时治隆,时我武宗。我二三子,蹝趾巨踪。亦遹哲言,如鹏天运。
而鹄天冲,龙天衢冲。
我二三子,凤阙之东。气义之期,如云如龙,如鹏如鸿。
曰遹盛际,大明赫空,葵心时倾。
遹越廿年,萍水之从。鸿鸣云逵,鹦鸣谷中。听鸟鸣声,惕我肺胸。
庶几今日,豫乐以融。
豫乐则那,告闲在公。偕我二三子,偕我两雄。酌言之燕,味臭之浓。
醉笑之燕,笑言咙咙。
龙言则那,曰今日乐,宁止我躬。同年世讲,世德是崇。
古有世恶,世济其凶,我无是同。
是同则那,同德为荣。教诲我子,尔子是踪。相彼眇物,亦有駏蛩。
誓言嗣人,嗣德令终。
天风阻舟岘山麓,促我来游道场谷。平生览胜兴独豪,飞步宁愁病双足。
松山郁郁云漫漫,石磴曲似羊肠蟠。忽然谷㡳天籁发,千岩万壑惊奔湍。
层梯历尽浮屠出,俯瞰平湖如广席。湖中七十二峰青,疑有巨灵一挥植。
相携何必双绿鬟,白云明月天地间。丈夫适意即仙境,浪说海外三神山。
浮世悠悠旦复旦,弹指百年过已半。何如从此谢尘纷,独立丹崖发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