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
擘鸾钗,寒麝炷,说也甚情绪。双桨萍香,又到断肠处。
可堪花外潮生,柳边月落,蓦记起、别断言语。
恨千缕,好与倩个念莺,殷勤替探取。料得妆台,长是翠眉聚。
问他一抹高城,拦将人住,可拦得、梦魂来去。
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只无奈深丛蝴蝶,约住芳魂。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那得、游仙容易,一霎瞢腾。
眼尾低垂,朦胧合了又还醒。卷中红泪,相思粒粒,好认啼痕。
